主办单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科学松鼠会、科普中国网
协办单位: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 2017 -2020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6066679号 | Powered by: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井渊站在研究所的门口,下面是活下来的研究员们和死亡研究员的尸体,自己则进行着安慰式演说,80%的人成为了神明,10%的人因为军工企业的袭击而死亡,剩下的是最强的卫道者,他们也是最强大也是最纯洁无暇的战士与研究者。
或许,毁灭就是前辈们给我最好的礼物。所有的一切将以余烬重燃为前提。
但我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虚伪,我对我说的每一句冠冕堂皇的话,都没有感到丝毫的真实感。可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完成。
“我是404号研究所所长,向我证明你们的决心与强大吧!”
井渊向着“禁忌处”走去,在根除了所有不安因素和错误实验产品后,却没有感到一丝悲伤,在用撬棍敲烂编号42的脑壳的时候,甚至感到了一丝愉悦。
编号42尝试活下来,井渊拒绝了她。因为编号42的内心充满恨意。
“禁忌处”的里面是全部的尸体,全部是需要转化为“余烬”的尸体,可有一具尸体不具有决心,井渊解除了那具尸体的保护,搅碎了她。
转化的开关开启了。
黑星在井渊眼中破裂。
“火焰啊,燃烧吧。”
设定不错,不过感觉作者的叙述语言还可以锤炼得更加精进。很多冲突其实可以用叙述话语表达,而不用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来展现,这样往往削弱了故事的可读性。
2018-02-01 17:01 匿名 ——
比较不错的作品。设定独特,语言也还算成熟,稍加锤炼,化繁为简则更好。对话部分我认为还是偏多,通过对话推进情节,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做法,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做法,如果有能力,可以考虑通过叙事来推进情节。
2018-02-01 18:34 匿名 ——
细节为情节服务,无关痛痒的细节太多,对于情节推进也没有什么作用。另外,不确定这是不是日本热血动漫常见的手法,把简单的情节用大量心理描写插入,变得似乎复杂。动漫这样处理,因为可以用画面和音乐来充斥感官,接受起来容易,对于文字而言,表达完全可以更精炼一些。
2018-02-02 21:37 匿名 ——
作品开始有一些不错的设定,包括“决心”粒子,克隆人,改造体等等。但是进入后半段搏斗情节时,这些设定却很少发挥作用,描写的仍然是普通战斗场面。小说前后两半部分不光在线索上脱节,而且是两种叙述风格。显得作品缺乏整体上的设计。
2018-02-04 12:57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