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6月17日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Image title

2019年6月16日,2019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项目高级培训(上海站)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班了。32名背景、阅历各不相同,但有一定写作基础,甚至有科普、科幻作品发表的学员跨过了导师前期遴选的门槛,进入本次培训班学习。

先划部分亮点:

1,据说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水平是三次培训班中最高的,而且会越来越好(这个班居然可以留级,有人居然连留了三级,还想继续留下去);

2,除了写作导师外,有两位导师担纲出版指导;

3,开班之初,导师、学生即进行双向选择,以便师生尽快结对,进入线上线下指导与学习的过程;

4,导师手上有许多学员的作品,对老学员的了解越来越多,沟通也越来越深入。‍

曾担任文汇报科技部主任、高级记者,现在是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的江世亮老师在开班式致辞中,首先代表培训活动主办方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及承办方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江世亮老师致辞:想尽办法为创作开路

Image title

这也是高级班自2017年开办以来的第三次。当天整个流程安排及指导老师已经在”练写作也要练发表!——2019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项目高级培训(上海站)“中已有介绍。

江老师介绍,导师们反应,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水平是三次中最高的,而且会越来越好。

科普科幻之星计划(上海站)高级班除了区别于面向普通受众的普及型科普培训外,更承载了上海站对学员的期待。

上海站希望,通过在全国五个城市连续三年的办班实践,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科普科幻写作者培养模式,出一批有一定成熟度的作品。

为此,上海站也在总结前两年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对培训的内容、辅导方式、导师选择进行了优化调整,不仅包含四次面对面集中授课交流、导师线上一对一辅导,还安排了一次到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核心单位之一的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参观交流的机会。

开班之初,导师、学生即进行双向选择,以便师生尽快结对,进入线上线下指导与学习的过程。

与以往培训班不同的是,本次还有两位来自上海科技编辑出版方面的权威专家担纲出版导师。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学员进行从选题、表达、写作到发表的训练,帮助大家尽可能多出成熟的科普作品。”

江老师希望“各位学员多加努力,珍惜机会,多读、多写、多思、多练,这也是走上科普科幻写作之途的正道”。

随后,卢宝荣老师和丁子承老师分别就学员创作过程中最为关切的问题、可能遭遇的困惑、难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中间穿插了丰富的实例。

老师们开讲: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跳芭蕾;我曾经以为也能写基因编辑的书!

Image title

曾经踢着芭蕾的舞步,一手拿画笔,一手提相机,现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指导着博士论文的卢宝荣老师圈粉无数。

培训班有学员说,听了复旦大学卢宝荣老师讲的课,别说写科普文章,对写博士论文都很有用。也有学员说,卢老师,您再开个艺术讲座吧;(卢老师在复旦大学还开设了“科学研究、艺术与创新思维”课程)。

Image title

丁子承老师:曾经以为自己也会写基因编辑类书籍。看了王立铭老师的《上帝的手术刀》后,就不这么认为了。

不熟悉的问题,最好不要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可以尝试,但需要对疑问保持足够的敏感和锲而不舍的追根究底精神。

学员自我介绍:我要跟上;我是学数学;我是一名居士……

Image title

导师和学员分别交流:分享使我快乐;

医学科普领域没有傻问题,也没有小问题!

最后,进入沙龙环节。导师和学员们分别就拟议或正在进行中的创作课题进行交流。

因为很多学员已经有初步作品交给导师,新学员也有初步的写作意向,所以交流主题也比较明确。

Image title

匡志强老师:我被江波老师骗了。他说写科幻不需要有很深的科学功底,看过刘慈欣的《三体》后,我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丁老师说,不不不,你没有被骗,科幻是不是有软硬之说,是有争议的。)

Image title

孙正凡老师:“心中要有问题,身边要有传统”。

Image title

薄禄龙老师:“医学科普领域没有傻问题,也没有小问题,日日讲、夜夜讲也不为过”。

Image title

刘夙老师:“如果写文章在乎的是影响力、是赚钱,不如去卖电动牙刷”。

Image title

隋淑光老师:“亚历”山大,一起努力。

Image title

最后,江世亮老师为今天的培训作了总结,并向学员高亚敏赠送《怎样成为科学家-来自科技启明星的故事》一书。该书从江世亮老师自1995年开始采访300位启明星科学家的故事中,精选出来100多则故事编撰而成。


关注科普中国官方微信
评委团队
组织机构
协办单位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高校科协联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媒体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科普创作》

联系方式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