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7月19日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双休日加大雨还是没能阻挡这波求学热情

2019“科普文创—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高级培训班(上海)第三次集中培训于7月13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

本次集中培训内容包括:

9:15—10:30:培训导师卢昱结合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案例做“科普创作方法”的专题讲座;

10:45—12:15:学员创作期中答辩,全体导师点评打分;

12:15—13:00:全体用餐

13:00—15:30:学员创作期中答辩,全体导师点评打分;

15:30—16:30:各小组导师与学员分组进行写作沙龙。

尽管当天一早上海就大雨连连,但已交答辩稿的28位学员中有27位早早就到了集合点排队进场(因病请假一位)。10位导师中的7位都到会,他们是:卢昱、匡志强、隋淑光、薄禄龙、许琦敏、丁子承、孙正凡导师(卢宝荣导师当天学校有课,刘夙导师和江波导师在外地出差)。

幸运的是,叶剑和刘强两位资深科普影视创作策划和编导因为对当天的培训课程感兴趣,特地赶来旁听,于是就客串了本场培训活动的导师。

Image title

叶剑导师和刘强导师在为学员介绍新的创作发表途径

卢昱老师:“科普,到底普什么”

卢昱老师的报告从“科普,到底普什么”切入,从好文章产生的一些所谓套路着手,引出对写作规律的探讨:从如何找到素材,如何开始构思,如何找到吸引读者的元素,如何制定写作计划并加以落实,如何让字句抓眼球,关于导语、数据、图片和引文的运用到结尾和修改等等,几乎涵盖了一篇佳作的所有要素。

卢老师的报告旁征博引,生动有趣中娓娓道来,学员们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笔者在听卢老师报告时随手记下了让人有共鸣的内容:如费曼对一篇好的科普文章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在做一个好翻译,好诗人的工作。

在归纳华尔街日报的写作经验时,卢昱老师罗列的一些经典元素:明确重点,丢弃不相干、不重要的部分;写下你的大纲,列出尽可能短的小标题;开始,先定一个小目标(通常是开头)并完成它;完美和完成不可兼得,先完成再完美等的归纳和表述相信对每一位写作者都会有所启示。

除了科普文章之外,卢昱老师针对科学和科幻的故事类写作,介绍了《故事形态学》的概念和《好莱坞如何讲故事》、《皮克斯如何讲故事》中一些故事写作的技巧,比如主次线并行的故事叙述、三段或五段式的内容分配、人物引入的背景、变动、挑战、战胜挑战、找寻自我的“桥段”模式等。

会后,组织方在导师学员群里及时贴出了卢昱老师报告的PPT,方便大家进一步消化理解。

学员们闻之纷纷点赞。Image title

卢昱导师为学员讲解科普创作

学员们为什么期盼中期答辩?

卢昱导师的主讲报告结束后,开始进入学员中期答辩阶段。

所谓中期答辩,是指在本次培训班二个月培训周期中的半程期间安排一次每位学员向全体导师学员的汇报。其主要内容包括:各自创作的主题及故事简介、重要情节及文字摘录、文中观点、引文的科学出处以及遇到的创作问题等。给每位学员的汇报时间是5-6分钟,其中包括留给导师点评和建议的时间。

中期答辩也是上海高级班培训中比较有新意的安排。每位学员都为此作了认真准备,选出其代表作按以上要求一一登台过堂,导师和其他学员端坐下面认真听记。笔者注意到差不多每位学员汇报后都能引来2-3位导师的提问、建议,既有肯定和赞许,但更多的是批评、讨论和给予修改建议。所有学员都对这样的答辩既忐忑又期待,不少学员都马上记下(或用手机录下)导师们的批评和修稿建议。

会后不少学员反映这样的导师与学员就作品写作的集体面对面沟通形式让他们非常受益,“我不仅会认真听导师对我的作品的修改意见,而且导师们对其他学员作品的批评建议我也会认真听,因为这些问题我可能也会碰到。这相当于在大半天里听到了对20几篇文章的修改建议,真是非常难得。”不止一位学员这样表达他们的感受。

Image title

导师们认真聆听着学员的作品介绍,并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答辩实录选辑

为使读者和同行对本次答辩会的内容有一定的感受,以下摘录几位学员和导师交流的内容:

一《家门口的银杏树》

Image title

学员:叶洁芳

作品名:《家门口的银杏树》

文章类型:科学随笔

科学出处:历史资料、参考文献

选题考虑:帮助现代城市孩子学会观察身边的植物在一年四季或24个节气的变化;核心内容:描述叶、花、果实在不同时间段里的成长情况,拍照及采集制作标本。

文字摘录(略)。

遇到的创作问题:写作中感受到植物学专业背景知识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

导师建议(匡志强):需要提高文学性的表达,家门口的银杏树作为题目可以,但取材可不仅限于家门口,否则比较单一;还有要有多一些与银杏树有关的历史、科学、文化上的介绍,再做一些哲学意义上的表述。

导师建议(孙正凡):除了植物学的知识(这关系到文章的深度),还需要在观察的同时增加一些观察者的心历路程的描写,现场观测所记需要大量的阅读古生物学上对银杏研究得出过哪些结论,就好比一个导游,能编织出一个现场感与历史纵深感相交的东西。

导师建议(卢昱):可以选几个节气,不必24个节气。还有孙老师讲的现场感,可以结合历史上这个时节的情况,这样有对比感。比如同一个场地,历史上可能是什么生物和银杏在一起,现在是人和它在一起做什么等。

二《人工智能会取代放射科医生吗》

Image title

学员:李品保

作品名:《人工智能会取代放射科医生吗》

指导老师:薄禄龙

体裁:科学小品文(辩论赛)

核心内容:正方认为人工智能会取代放射科医生,另一方则认为不会。双方针对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生的效益、问题和挑战展开辩论。

文字摘录(略)。

遇到的创作问题:趣味性不强,内容较为冗长。

导师建议(卢昱):目前你文章中涉及的辩手太多,实际上辩论就是甲乙两种观点的碰撞,人物过多会分散主题,而且难以把握。

导师建议(孙正凡):辩论赛是快速的攻防,不需要对错。

导师建议(卢昱):辩论本身就是好的对话形式,但不要引入比赛,两个人一正一反对谈就可以了。

导师建议(隋淑光):不必是取代,还可以互为补充。

三《生完孩子痛经就好了吗》

Image title

学员:高芳蕾

作品名:生完孩子痛经就好了吗?

文章类型:科学小品

文章结构:递进式+设问式

科学出处(略)。

创作提纲:生完孩子痛经就会消失吗,是许多女生共同的烦恼。有人说生完孩子就不会痛了,但实际情况并非一种。

文字摘录(略)。

创作遇到的问题:我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指导老师建议我用第三人称,否则有强行带入的感觉。我现在纠结于到底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比较合适?其次是搜集文献时发现已有很多这方面文章,这样的科普文章如何才能写出新意?

导师建议(薄禄龙):高同学的创作提纲比较完整,但讲述时太医学了,最好多些比喻。还有你要回答这个问题:你这个选题为什么要我(读者)关心?

导师建议(孙正凡):第一人称会有亲近感,第三人称描述相对更客观一些,两者互有千秋。文献要多查一些,个体经验说服力不够。

导师建议(卢昱):第一人称可以引入,作为佐证,但科普上不会把第一人称来替代统计结果。需要统计数据支持。

四:《匹诺曹的白蚁精灵》

Image title

学员:陆夏莺

作品名:匹诺曹的白蚁精灵

体裁:带插图的科普童话

目标群体:6-8岁的孩子

创作思想:沟通对人类来说很重要,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背景设置:匹诺曹是一个木头男孩,而白蚁会破坏木头。如果匹诺曹遇到白蚁会发生什么故事?匹诺曹的父亲又会怎样看?在多数人眼里白蚁不是好东西,但是通过匹诺曹和白蚁的友谊,我们可以了解到白蚁会对家具造成伤害,但是它们在森林生态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故事简介、文字摘录(略)

导师建议(卢昱):等翅目的分类已经有最新的分类表述了(更正:在查了中科院的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之后,发现中国还是把白蚁分到等翅目的),其中蚁王称蚁后,可以再找一些昆虫学专家。现在的结构非常好,而且有画面感。

导师建议(刘强):知识量可以做减法,因为是6-8岁的孩子,建议把所有术语名词都藏起来。

导师建议(隋淑光):里面有些科学性上的东西再找专家把握一下。

五:《一滴海水的环球之旅》

Image title

学员:程着

作品名:一滴海水的环球之旅

指导老师:许琦敏

故事梗概:一滴海水在全球大洋传输带一圈的旅程,海水A和它的朋友B在旅途中遇到的其他海水和海洋的生物。

主题是想反映:一滴海水的全球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家。

体裁:科学童话

待解决的问题:故事情节设计;每个地点的地理知识背景加强;叙述的角度(呈现的手法)。

导师建议(匡志强):把洋流、气候变化讲清楚蛮好的。用对话形式是可以的,但故事的力度要体现,要注意防止故事的陌生感。

导师建议(卢昱):两滴水是否可以设定为“命运”这样的主题,讲述“相聚与分离”,而不只是“找房子”。这样是不是更深刻一些。水的流动和流向涉及到盐度、温度、上升流,洋流运动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是不由自主的。把推动洋流背后的东西讲清楚很必要。地震不是洋流的原因,可以去掉。如果要加入需要强调这是意外因素。

导师建议(许琦敏):这滴海水最后定居下来的理由是什么?

导师建议(卢昱):不一定要住下来。

导师建议(丁子承):核心的问题是故事本身,而不是知识点。既然是童话就要有人物故事,有人物动机,为什么要踏上旅程,这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关键还是要把故事讲出来。

导师建议(叶剑):两滴水不好讲的话,可以考虑讲两条鱼。

六:《棋圣》

Image title

学员:张正楠

作品名:棋圣(科幻故事)

主控思想:人类不应该盲目修剪基因、主动进化,应避免滥用技术的危害。

角色塑造:以一个R国的私家侦探为主视角,配角围棋少年、徐教授、吕布等。背景:2036年,信息革命和科技发展导致了人工智能的滥用,人类滥用机器人,导致阶级分化,社会问题频出。废除AI的呼声很高。这时候,思想家和科学家们开始了人类新出路的探索。

故事简介、文字摘录、科学出处(略)

遇到的创作问题:

1、不知道故事如何设计开头更好看?

2、不知道怎么把基因编辑的详细知识加到小说里?

导师建议(许琦敏):基因编辑技术还是应该中性地去看,因为这一技术还是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

导师建议(卢昱):科学性问题还是要把握好。80年代的科学童话说教的成分较多,现在可以不那么突出,可以更开放的心态去表述。

导师建议(孙正凡):可以提升机械的强度,不要太去深入到大脑中,往后放放可能更具说服力。

导师建议(丁子承):我和两位导师有一点不同的看法。其实科幻小说科学性不是最重要的,而文学性、故事性更为重要。

Image title

答辩结束后,导师学员开始进入自由交流阶段

Image title

江世亮老师将《怎样成为科学家——来自科技启明星的故事》赠送给了表现优秀的答辩学员

Image title

第三次集体培训圆满结束


关注科普中国官方微信
评委团队
组织机构
协办单位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高校科协联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媒体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科普创作》

联系方式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