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7月13日 中国科普作协

这两年,科普的公众号越来越多,几个网站也都有行业专家写科普文章。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了,真是不错。

但是,你们写不好。

或者说,你们写的是无效的科普,只是自 high 型的自我陶醉而已。阅读这样的科普,毫无积极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想从场景感、结构、市场这三个角度来吐槽。

这一篇先说场景感。

古腾堡发明印刷机之后,世界的表达方式就随之改变了。在印刷机出现之前,书面信息主要靠手工抄写。如果你现在还在从事大规模的手写工作的话,你会感觉到一种节奏感。你的思路的速度,和手写文字的速度必须同步,和阅读的节奏也同步。这些速度都比打字的速度慢很多。也就是说,抄书的时代,思考的节奏是缓慢的,口语话的。而且受到工作量的限制,主流的文字必然是短小的,片段化的、语录体的。

到了印刷机发明之后,一个段落、一个篇章,甚至一部著作,可以几乎同一个时间呈现出大量文字。只有这样的节奏,还可以做到更复杂的、更深刻的书面语法结构。我们可以在阅读一本书的同时,前后翻找,读了后面,发现提到前面的地方就可以返回去寻找。读了前面,有草蛇灰线的地方,也可以忍不住看看后面。上下两段可以是并列的对仗结构,在视觉上造成一种结构感,节奏感。

说这些,我的意思是,信息承载的媒介,严重影响了信息的表达方式,从而间接影响内容。那么今天是什么媒介呢?今天的媒介是微信公众号、知乎回答、音频课程、抖音小视频。这些新媒介,区别于印刷书本,必然需要特殊的内容形式。

举例来说。

把一篇写给纸质杂志的科普文章,直接复制粘贴到微信公众号里发推送,就是错误的。纸上阅读,尤其是摊开一本杂志的时候,往往这本杂志还是花钱买来的时候,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被内容垄断。他不打算在这短时间里再分心想别的。他的阅读期待就是等待输入。

微信则全然不同。读者打开微信的阅读期待,就是收到更刺激的、可以转发的、鲜明的片段,读者没打算在这段时间里被你的官方账号垄断注意力。

想象一下,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午后,摊开杂志,读完了再喝杯茶思考一下,嗯,觉得作者微言大义啊,刚才那篇文章很有后劲。反过来,在地铁上拥挤不堪,无聊之下打开微信朋友圈,进入一篇文章,看了两屏都没有特别兴奋的值得转发的奇葩观点,索性关了去看看抖音好了……

这还都是文字,仅仅是设备不同而已。如果不是文字,就更严重了。

再看音频。

你拿音频干什么用?当然是吃饭的时候听、睡觉前听、跑步的时候听、拉屎的时候听、刷牙的时候听、开车的时候听、坐车的时候听。你连等人的时候都不敢听。我们听音频,暗含的期待是,不想被占用太多注意力。听觉输入信息是教育媒介中效率最低的,最容易遗忘的媒介。所以一个人如果只打算「听」一节课,或者一篇文章,他的潜台词就是「我没打算认真对待,我就是随便听听」。

这个时候,如果把写给杂志的科普文章念一遍录成音频上线,就和科普一丁点关系也没有,只是作者的自我娱乐而已。

而且,音频虽然都有暂停的按钮,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听到听不懂的地方会去点暂停,认真思考之后再继续播放。刚才说了,音频就不是认真思考的期待。那么,音频科普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专门适合音频环境的特殊结构、特殊逻辑、特殊内容。按照听觉的习惯,重新调整注意力的节奏。就相当于,你在给一个昏昏欲睡的人讲科学的时候,该拍桌子的地方要拍桌子,该敲黑板的地方要敲黑板。

即便不是特殊场景,只是书面的文字,就可以随便写写吗?当然也没这么简单。科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从科学家,到科普专家,这之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科学家,当然可以把科学原理说的很科学。但是,读者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读到大量学术语言的堆砌,本能的就会厌倦和反感。如果这个时候跟不上你的节奏,就只能心里想:「反正你是专家,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好了。」毫无意义。这就是不说人话的结果。

很多科学家,和做科普的人,根本从来没有把自己最熟悉的科研领域,给自己的爹妈讲明白过,就跑出来欺负小朋友了。真过分。说人话,用平视的目光说人话,是底线。

还有呢。

举一个最近读到的例子——

伽利略最早使用的望远镜口径只有2.6厘米。此后,磨镜水平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更大口径的望远镜不断涌现出来。到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就已经制造出了2.5米口径的通用型望远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望远镜。美国的天文学家哈勃就是利用此望远镜,测量了仙女座大星云的距离,从而确认了仙女座星云,它的位置是在银河系之外,结束了长久以来的,有关宇宙大小的争论,证实了宇宙是由众多星系构成的。

这段文字,是前几天某天文机构大号发布的科普文章的开头第一段。一连串的概念包括:

口径

(望远镜的口径具体是指哪里?)

磨镜

(为什么镜子是要磨?)

制造工艺

(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含义吗?)

更大口径

(为什么要更大口径?)

通用型

(什么意思?还有别的型?)

仙女座大星云

(为啥测它?)

距离

(用望远镜怎么测距离?

这里说的距离和我理解的距离一样吗?)

银河系之外

(这是什么意思?银河系内外边界是什么?)

宇宙大小

(是指长度吗?还是年龄?还是别的什么?)

争论

(谁和谁?两派观点是什么?)

星系

(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

作为一个不懂天文的人,如果读完这一段,还愿意继续读第二段,我是无比佩服的。不是学霸还能是什么?

这一小段文字里面,高度概括和浓缩了一段天文学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且科学上都是正确的。但是然并卵啊。因为每句话和每句话之间的逻辑推理、甚至词和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圈内人知道。圈外人不理解这些潜在的逻辑。

优秀的科普太少了。国内几乎没有。

我再说的严肃一点。至少在我所知道的天文学领域,国内,目前,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做到了站在圈外人的角度做科普。全是自 high。

当然,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你们」,其实也包括我自己。

 本文经公众号“河马星空”授权转载


关注科普中国官方微信
评委团队
组织机构
协办单位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高校科协联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媒体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科普创作》

联系方式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