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美术设计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图文部主任。长期从事人口家庭/卫生健康政策宣传与健康传播工作,负责策划、制作与管理。近年来担任文案策划和导演的作品主要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官方动漫宣传片)、《快板漫话“公民卫生应急素养条目”》《结核病防治知识》等;策划主编的新媒体长图作品《一图读懂“三减三健”》在新华社APP阅读量达到128万+。
本文以小剧场话剧的独特方式,将结核病的发生原因、特征、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知识和理念巧妙融合到故事当中,同时穿插快板书、顺口溜等曲艺形式。整体行文流畅,观点有理有据,文学性和艺术性较为突出,形式新颖,具备了科普作品的基本要素,科学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019-08-20 10:57 匿名 ——
本文采用小剧场话剧的形式,区别与普通科普文章新奇有趣,在小剧场中潜移默化渗透了结核的相关知识包括结核现状、症状、病因、易感人群、 结核确诊过程、治疗等方面,而且清楚解释了老百姓就医中非常在意的治疗费用问题,改变了老百姓对结核病治病难看病贵的看法,其间列举名人实例加深读者对结核的认识程度,留取痰液、服药、治疗的注意事项等采用口诀形式,易懂易记。美中不足的是结核知识太为紧凑,容易使读者失去兴趣,建议适当增加戏剧性的情节或对话。
2019-08-01 10:15 匿名 ——
通过小剧场的方式科普了如何确诊、治疗、预防肺结核以及如何避免传染,语言通俗易懂,还穿插类似顺口溜的简单易记的段子,但有些科普内容还是有些照搬的嫌疑,与文章整体风格违和。
2019-07-25 20:27 匿名 ——
表现形式较为有趣,科学内容内容有些过少过简略。
2019-07-22 01:28 匿名 ——
观看体验就像是看一个小品一样,门槛低顺其自然地表现了一个看病与其中的知识,语言诙谐而自然。不拘的布局更显通俗,是“上得了报纸”的科普小品。但小品是在放送,文字则是需要读者主动读下去的,这就显得文章的吸引力不够的问题。
2019-07-20 22:20 匿名 ——
本文以充满张力的婆媳矛盾故事代入,对“三减三健”之一的“减盐”行动进行科普传播。整体行文流畅,图文并茂,观点有理有据,文学性和艺术性较为突出,具备了科普作品的基本要素。
2019-08-20 11:02 匿名 ——
透过婆媳之间生活中关于盐引发的矛盾代入,对盐的正确认识,最终婆媳关系得到改善。通俗性强,文章容易让大众接受,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配图与文章内容结合密切,关于盐的科普内容也通过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如果文章在介绍婆媳关系中的事情时就穿插一些关于盐的科普知识可能效果会更好。
2019-07-29 23:01 吴一波 ——
图文相结合,科普性较强
2019-07-29 18:50 匿名 ——
文章在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上做得很好,加入的图片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不过文章的科普内容大部分是通过图片传递的,文字部分则较少。希望文字部分也能增加一些科普内容。另外,文章的选题有些“老生常谈”了。
2019-07-28 20:00 匿名 ——
本文以家庭小故事引入正题,文中带“盐”字的成语让人眼前一亮,是文章的大亮点。文中的图文简单明了,逻辑分明,对读者有很好的科普意义,与文章相辅相成。此外,全篇用语十分通俗活泼,将语言化为生动的语“盐”很好地发挥了科普作用。
2019-07-25 18:37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