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6月28日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上次在长江河口科技馆上培训课期间,丁子承老师的课没有全文整理给大家看,感觉很可惜,这次不再错过机会。

内容较多,废话不说,直切正题。

Image title

丁子承导师:笔名丁丁虫,科幻作家、日文翻译。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上海高校科幻协会联盟“科幻苹果核”创始人之一。

小说《死亡考试》获第九届倪匡奖首奖。译著有《穿越时空的少女》《美丽之星》《来自新世界》等。


先谈科普创作

划重点

科普创作需要避免2个极端、5个陷阱,若干误区。

科普创作要掌握正确的材料查找、引用方法与途径。

科普与科幻作品需要分开。

怎样训练创作思维。

科普创作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环节,即选题、对象、资料、动笔、修改。

PART 1 选题

一、科普作品的选题,首先要避免两个极端:

01

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科普创作和做科学研究不一样,它要求把拟议的主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透。这不见得要有非常高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这些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也可以写。

以我自己为例,我最初的专业是运动生理学,如果只写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面容易窄;讲得深了,读者不容易看明白。所以需要用比较浅显的方式展现出来。另一些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学科,如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尝试着去写。

02

避免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拿起笔就写

如果写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学科领域,在查学术资料时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就很难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如果只是拿别人写的二手文章来总结一番,就很可能出现在专业人士看来非常奇怪的错误。 

”可以写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科普作品“,其真正的含义在于:通过查学术资料、论文和其它一些权威文章,让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后,才动笔创作。对于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在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之前,不要轻易去碰。

二、要考虑对选题是否感兴趣?   

科普写作不见得非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现在有很多学习途径,如可以通过自学、进修,去掌握了解各种知识。

但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感兴趣,有动力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在选题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对即将要写作的内容是不是感兴趣?比如,这次学员提交的文章,有围绕生态、水危机和细胞等,选择大家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题材也是不错的主意。

三、选题的内容是否已经广为人知?

如果是,则难以写出新意。当然也可以从新的角度去写,或把其他人没有写透的内容写清楚。

比如,我看到很多微信公众号、期刊都写过冻干技术类的文章,但总觉得有些角度没有讲透,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把存在疑问的地方梳理清楚。

知名科普作者卢昌海看到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黎曼猜想的文章,但也觉得没有人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想:“不如我自己来写吧”,并且付诸行动,写出了《黎曼猜想漫谈》。

还有很多与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的文章,大多只是单纯地介绍现在有某种基因编辑工具,可以把这些基因剪辑下来,用另一部分替代。

王立铭老师的《上帝的手术刀》则对很多基因编辑技术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每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家是怎么思考的;不同技术的特点、优势、缺陷是什么;什么地方有待完善等相关细节讲述得非常清楚明了。

在选题时,能避开公众熟悉的话题固然很好,但旧的话题如果能写出新意、新的内容也是可以的。

四、是否收集到了足够,特别是一手的资料?

如果要写一些大众化的题材,就要看能不能掌握到足够新的资料、素材。就像做历史研究,要有新的发现、掌握一些前人没有掌握的资料,或者从新发现的途径中挖掘出了新的信息。

像上述王立铭老师的《上帝的手术刀》,我认为科普作品做到这样,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他出身于生命科学,在日常研究、工作、生活中,应该也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宝贵的一手素材。

如何查找一手资料?

一手资料包括学术论文、一线研究者的专著等。可以查看目标领域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再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去查看原始文献。

研究者已经取得但没有发表的数据是否可以用?

没有经过同行评审,其权威性存在疑问。一定要用,需标注清楚。

希望培训班的同学不要为了追逐流量而去引用一些不够权威的数据。

现在,很多人会把还处于研究阶段、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内容当作非常确定的结果写出来,比如胆固醇与胆结石的关系、木糖醇取代糖的作用、反式脂肪酸的副作用等。

如果要针对类似议题进行科普创作,希望大家尽可能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视角。  

对于反式脂肪酸、咖啡致癌这类学术界存在争议的话题,优秀的科普作品应该能把这些观点都展现出来,并且分析背后各个支持或反对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各自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差异?

科普文章的核心或最高层次,并不是传递一个知识点,而是传播科学精神。如果只是单纯地拿一些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科普作品还不足够好。

以前太阳系有9大行星,但现在冥王星已经被剔除出去,如果科普文章只是传递知识,它的意义会在学界知识更新的时候消失。

五、时刻铭记自己所写的文章不能起到误导作用

要告诉读者判断的标准、依据是什么,而不是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你不要去想了,我就告诉你这东西是好的”、“我就告诉你柿子和牛奶是不能一起喝的”。这样的文章甚至不能算是科普作品。

六、选题的意义是否重大?

科普作品如果有重要的科学或者社会意义,写出来的价值会更大,但不见得每一篇科普作品都会如此。只要觉得读者会关心、自己也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写。

很多时候,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小的点,都是很值得写的。


PART 2 写作对象我

科普文章要根据受众的特点来写,要照顾到不同读者群的不同特点。

一、要照顾读者的知识背景与理解能力

对于读者群的划分,我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思维更贴近幼儿园的小朋友;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和初中生归在一起;高中生和成人归在一起。

小学高年级之后,孩子们的阅读口味和低年级完全不一样,老年人的兴趣点与年轻人又不一样,所以创作的时候,大家要有意识地将读者放在心里。

举例:以下两篇文章,目标对象都是小学生到初中这个阶段,但示例1专业术语太多、句子太长,不符合孩子阅读习惯。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看到氨基酸可能跟看到阿拉伯语是一样的感受。示例2的文章则采用了拟人化的方式,这就让预期的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孩子可能不明白什么是糖族,但知道朋友是什么。

示例1:

馆长说:“蚕宝宝成熟以后会吐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我解毒。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桑叶本身含有各种氨基酸。体内的氨基酸过多,会让蚕中毒。”

另一个是避免来自外部的毒害。蚕作为一个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关键阶段非常脆弱。这个时候,蚕通过吐丝结茧的行为,将自身包围在致密的茧壳当中,既可以躲避天敌保护自己,又可以放心地在蚕茧里变成蚕蛹,并让蚕蛹体内的器官转变成蚕蛾的形态,最终羽化成蚕蛾。” 

示例2:

这是一个巨大的加工厂。他们看到陆陆续续的营养素进入,又有人离开。还来不及搞清楚情况的他们被拽了进去。

“朋友,这是哪里?你这是去干吗?”亚油酸抓过身边的一个糖族朋友打听情况。

“你还不知道吧,人体脂肪不够,拉我们过来做壮丁了,要去合成脂肪。”糖族苦恼地边说边配合着安检人员的检查。

“啊?如果不想干怎么办?亚麻酸一脸萌地问。

”不想干,那就等着被当成废物赶出人体吧!”

二、要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

示例1中的大段描述,即便是家长给孩子讲,也不容易讲清楚。示例2的内容比较碎片化、口语化,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比较容易讲述。

从语言的应用来看,口语化更方便阅读。现在很多读者喜欢轻阅读,长句、长篇大论很难看下去。也有很多人喜欢在上下班的路上花点时间,通过音频听一部书的重点。虽然这不是很好的趋势,但想要有效传播科普作品,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必须考虑在内。

三、要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

除了照顾读者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外,还要照顾读者的心理需求。

读者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可能跟其自身关切的问题相关。比如读者想知道怎么治疗腿疼、腰疼,或者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又纤细又苗条,或者就想放松一下。这个时候读者更多想要的是看故事,而不单纯是知识。

为什么智人能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后胜出?《人类简史》的作者认为是因为智人会讲故事:故事让智人这个物种的每一个个体都产生共同的想象,进而把大家团结起来,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

这个观点有点牵强,但至少可以看出,讲故事确实是人的一个心理需求。

以“反渗透”的知识点讲解为例:

Image title

毫无疑问,右边的故事更吸引人,大众也容易接受。这就是为什么要尽量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知识点讲清楚。而且,左边这篇文章,可能要半小时才能讲明白,右边的文章只需要看一眼。

照顾读者对象,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在写作的过程中时刻意识到你的读者能不能理解你的作品。一定要清楚读者的年龄层、知识背景、在平时生活中大概会接触什么东西。 

四、要将细节与读者的生活背景相联系

讲故事的时候也会涉及细节。这种细节要跟读者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不管是反渗透,还是氨基酸,即便把这些技术细节讲得再细,如果读者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还是难以理解。

以关公辞别曹操为例,京剧《华容道》中的唱词:在曹营我待你恩高意好,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保荐你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你忘却了旧日故交!

西皮快板的唱词:在曹营我待你哪样不好?顿顿饭四个碟两个火烧。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厨房里忙坏了你曹大嫂!

以前的农民,对于“上马金,下马银”可能没有概念,但如果说:“我媳妇都亲自给你下厨房去烧饭,给你吃面条了,你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就很容易理解。

这个例子,虽然跟科普没有关系,但很好地体现了细节要契合读者背景的说法。

为什么现在有些公众号会吸引大量读者,因为它的话题确实贴合着读者的关切。

Image title

希望大家在写科普作品时,给自己定下目标:不光把知识传达出去,还要能够打动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PART 3 资料收集

我的经验是:决定写作主题后,先从文献综述开始,去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进展,然后,按图索骥,查找原始文献,看看里面有哪些值得写的内容,把有用的数据、素材摘录下来,应用到自己的文章里面。

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一、添加有趣细节

除了原始文献外,如果有新闻报道,可以把其中提到的研究中的小故事、小细节等信息找出来,应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就像“反渗透膜”一文,如果能够把发现契机这样的故事写进自己文章中,就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二、避免引用二手文章

文章几经引用后,会出现内容不够准确的问题,但很难看出哪些在引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另外,用二手文章,写作角度和模式容易被别人带走,很难跳出现有的写作框架。

以我曾经写过的冻干技术为例,它里面涉及到共晶点和共熔点。市面上有很多相关主题的文章,每一篇文章好像都煞有介事地解释“为什么叫共晶点,为什么叫共熔点”,但始终觉得没有解释清楚,后来去查了一手资料,才弄清楚这两个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去看相关书籍和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缺少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如果没有新的视角,这样的写作也没有太大意义。


PART 4 动笔

一、起标题

现在的信息量铺天盖地,作为科普创作者,除了写好文章本身外,会起标题,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让文章脱颖而出,促进科学传播的作用。

常见起标题方式有以下几种:

01 颠覆认知,引发好奇

如“为什么品客薯片不容易碎,但乐事薯片容易碎”?这种问题,把它单独拎出来,读者会想:“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接着就会往下想:“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就有点开文章的动力。

02 追热点,蹭流量

一席上的“为什么外星人还没有攻打我们?”这篇文章,顺着三体热,以及霍金的“不要暴露地球的位置”这个话题而展开,自然很吸引眼球。

现在,蹭热点也是一种方式,大家写文章,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这种比较快速阅读的文章,可以适当用一下这种技巧。但热点蹭得太多,容易低俗化,要把握好度。

03 强行背书

“冻干技术”跟普通读者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要强行关联,可以说:“你家猫主子吃的,用了这个技术”。因为猫吃的肉会用冻干技术,现在有些蔬菜水果干也采用冻干技术。对于有孩子的读者,也可以用“你家娃吃的蔬菜干,就是用了这个技术”。

04 分析文章思路

比较有意义的起标题的一种方式,是分析文章的思路,再把它真正反应在标题中,让它与每个读者建立起某种联系,或者把与读者最贴近的点抽出来作为标题。

读者对单纯的技术文章不感兴趣,如果把它和读者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就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如,“嘴巴张不开,可能是你姿势有问题”、“站对了,你就是个小仙女”、“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两室一厅”,这些标题让人一看就有读下去的愿望。

二、开头

科普文章的开头比较难写。读者被标题吸引进来后,如何让他们继续有兴趣往下读,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开头。一则研究小故事、一段实验进程、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有趣的引文、名言都是好的开头。   

如果文章上来就列出具体的概念, 90%以上的读者可能会转头就走。

示例1:以“午夜刚过的时候,整个美国的无线电都沉默了”开头,看到这第一句话,就非常有读下去的愿望,想知道为什么整个无线电都沉默了。

示例2:十七世纪,英国探险家约翰·史密斯登上波瓦坦印第安人的底盘,参与建立了北美第一个英国殖民地——詹姆斯镇(位于今美国佛吉尼亚地区)。在探索的过程中,史密斯和作家威廉·斯特雷奇描述了一种奇特的当地物种:“头像猪,尾巴像老鼠,体型和猫差不多”……

这样的开头,很容易将读者带入场景。

科普写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的几个陷阱

1)预设读者和自己的知识背景一样。明明是写给小学生看的,但却以为小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自己类似,或认为他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自己类似。

2)预设读者与自己有同样的价值取向。自己以为有价值的,读者也一定会认为有价值。

3)偏重于知识的介绍。至于这一知识对读者是否有意义、有帮助,则在文章中没有体现。

4)偏向于自己学习时的顺序。犹如教科书一样循序渐进,导致前提过多、过长,迟迟不能进入对读者而言最有价值的内容,让人看不下去。正确的方法是,让读者首先看到“这个东西对我有什么价值”。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他才可能有兴趣继续。

5)科学文献的引用。在调查或写作科普文章时,如果只关注科学文献,没有故事性或调节读者阅读兴趣的内容,也会影响读者继续、读。


PART 5 修改

尽可能留出一点时间修改,不要拖到最后一刻才赶稿。以下为一些心得:

1,写完之后放一段时间再看。这样比较容易看到自己在写作时没有发现的一些缺陷或错漏。

2,找专业人士看看,自己写的文章是否存在专业性、知识性的问题或错漏。

3,找非专业人士,特别是自己预期的读者去看。比如拿去给孩子看,至少看看他能不能看得下去;或者给亲戚朋友看。他们的意见不见得专业,但能告诉你哪个地方他看不明白,或者这个文章写得好不好看、是否写得比较枯燥。

科幻创作简单介绍

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一个标杆,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不需要讨论。但是科幻作品不一样,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即使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是错误的、完全凭空想象的,这样的科幻作品本身还是有它的价值。所以科普与科幻作品需要分开来看。

科普作品主要是通过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而科幻作品主要是讲故事。科幻作品是不是一定要有科学性,对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每个科幻小说创作者可以自己评判。

科幻创作的核心是创意。现在新鲜的想法很少,几乎都被写光了。真正新鲜的是表达的方式。

以“电车悖论”为例,它的创作是基于“轧死一个人还是轧死五个人”这样一个创意。而“冷酷的平衡”描写的是一艘宇宙飞船载着非常重要的救人物资,上面来了一位偷渡的少女。她偷乘飞船是为了去看她亲爱的哥哥。由于飞船上的燃料是根据飞船的自重和货重精确配给的,多了一名乘客,飞船的燃料就不够了。飞船到底是继续前行,还是处置这位少女,或者带乘客返航?就陷入了选择困境。

这个创意本身很古老,但拿出来就可以写成非常好的科幻小说。

再比如《黑客帝国》推出已经有20年,它提出“我们身处的世界并非真实存在,而是被精心设计的虚拟现实”。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法国人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所提出的“存在即是被感知”。

再如年前上映空前大热的《流浪地球》,实际上它也不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日本早先也有过《地球移动》。

1,创意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它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出来。

2, 科幻本身不是科学,不应该用科学的标准来作要求。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3,写科幻小说,归根结底是要写故事。在科普作品里,故事是辅助手段,而科幻小说本身是故事。

4,写科幻小说要塑造人物,赋予人物动机。

我看了同学们的几篇科幻小说,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人物动机。很多时候,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作者强行安排的。

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写一个关于小偷的故事,试着让人物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为什么要偷这个东西?

要有一个对所塑造的人物来说合理的动机,而不是因为情节发展需要这样一个人物设定。创作科幻小说时,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思维训练。

Image title

移情是指将自己代入到别人的想法当中去,思考别人怎样想问题、看问题。比如要描写回家和妻子吵架,可以思考一下:吵架的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站在妻子的立场,她是怎么想的?她经历了什么?吵架之前她想的是什么,吵架之后想的又是什么?

如果经常做这样的思维训练,假以时日,会有收获的。

Image title


关注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
评委团队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

中国科普研究所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

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

钟晓工作室

中国科普作协科技记者与编辑专委会

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

中国科普作协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

媒体支持

《科普创作》

《科学故事会》

《民主与科学》

《科学大众》

《科幻世界》

《科幻立方》

《科学画报》

《十万个为什么》

《科普时报》

联系方式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钟欣

电 话:010-62195493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平台技术客服

联系:18610064015 同微信号:(科幻岛)

电话:010-84897800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