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7月4日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2019年06月29日“2019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上海站)高级班” 的学员们又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集中培训日(也是本次上海站的第二次集中培训活动)。当天的活动分为上午授课及下午参观大科学装置两部分。

    上午九点整大家准时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内的科学探索中心阶梯教室上课。听本次培训班的导师许琦敏老师和刘夙老师讲课。

    Image title

    素养最关键       

    许琦敏:蹭热点科普中不忘社会责任

    文汇报首席记者许琦敏老师,从一个资深记者的视角,介绍了捕捉和判断科普社会热点的方法。并从科普文章的特点,到科普内容的深度,一一做了详细分析。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许老师提到,作品要能吸引读者,作者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并对热点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这两点都非常重要。

    科普的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一般民众对与自身关系不大的科学知识,尤其比较艰深的科学知识,不太会有兴趣了解,如果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同时,引起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增加知识点被记住的概率。因此,蹭热点做科普是一个几被奉为经典的科普宝典。一个最新的典型案例是前不久公布的世界首张黑洞的照片,垄断采访资源的传播媒体,浏览量在很短时间飙升到了2个亿!

    但蹭热点也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所以首选内容是自己有所积累的、擅长的内容。许老师以前几年儿童天赋基因的报道为例。这是一个不时有人提到,也会引发关注的热点。爆出新闻的一家公司称其最新成果有SCI论文作为成果支撑,其权威性似乎无庸置疑。但是,作为从事多年科学报道的记者,许老师凭直觉质疑这个所谓的硬核支撑。前去采访时,她要求对方提供相应论文,然后求教相关领域的院士。经求证发现,该论文只是相关性研究,而非因果性研究。找到症结之后,许老师最终写出了题为“天赋基因检测靠谱吗”的文章,并请伦理学家作了点评,这篇报道见报后传播很广。

    许老师由此提醒学员:科普写作者一定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尽可能使自己写的东西站得住,能够真实反映客观事实与规律。 

    刘夙:文理贯通写出叫好叫座的科普文章

    刘夙老师则给我们讲述怎样写作贯通文理的科普作品。刘老师以自己独到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人文学科的分类,以及如何区别“科学”和“技术”。他指出,有些科普作品只注重科学内容,而忽略了人文学科方面的素养,应该补齐,文理兼修。所以说写科普文章,特别是要写出受大家称道的科普佳作绝不简单,它需要在科学层面上扩展广度。只有文理备齐,才能写出叫好叫座的科普文章。所谓文理相通,绝不是科学家写几首诗那样简单。对怎样才能做到文理兼备,刘老师的建议是:首先需要构建知识体系框架,正确理解“文科”和“理科”,从哲学的高度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通之处——两大科学背后的逻辑是共通的,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在写作中体现贯通文理的思考。在诸多写作表达手法中,刘老师推荐大家可以更多采用拟人化写作法,因为这也是融汇文理比较有成效的方法。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另外他还引用了科幻大家刘慈欣的金字塔理论。如果要写出好的让人神往的高级科普科幻作品,需要有坚实的知识储备为基石,就像金字塔一样。

    除了夯实基础,借用他山之石,也可自创风格,写出独具一格的科普、科幻文章。说不定你就是开山鼻祖。

    他的讲课风格幽默风趣,短短的一个小时令学员们欲罢不能。

    两位老师倾情讲授,干货满满。身为学员的你今天又给自己的知识大厦加了几块砖瓦呢?

    Image title

    参观最强光       

    吃罢午饭,我们驱车前往坐落于上海嘉定区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文简称“上光所”)主园区。 

    Image title

    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近年来也屡获国家领导人的肯定,习总书记在张江科学城考察时点赞“最强光”。上海光机所在科普宣传方面也取得了颇多成绩。1996年,上海光机所被首批授予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9年3月,被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联合授予“国家科研科普基地”。每年的中科院公众开放日,所里的科学家、科普志愿者们都会接待来自各地的大小朋友,如果大家等不及去参观,可以先到上海光机所官网科普板块(http://kepu.siom.ac.cn/)上看看,有惊喜哦。

    听说我们科普写作班的老师、同学来参观,上海光机所所长李儒新院士给予大力支持,综合办公室沈力副主任在所里古色古香的溢智厅接待了我们。

    沈主任首先简要介绍了上海光机所历史沿革、科技创新成果等。在三刻钟的时间里沈主任扼要而重点突出地介绍了上海光机所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攀登科学高峰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造福民生方面取得的累累成果。沈老师的介绍本身就是一堂生动、充满科普元素的科普课,难怪整个介绍中大家都听得那么入神。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随后,在上海光机所特意安排的几位专家、金牌讲解员的陪伴下,我们分别参观了“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和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有幸一窥“神光”装置和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大科学装置。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激光惯性聚变研究的单位,上海光机所建成了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精密强激光装置—— “神光”系列激光装置。该装置占地有小半个足球场大小,设备位于一楼,我们在二楼走廊,通过巨幅玻璃窗可以俯瞰整个装置全貌。一束激光打出来,通过分束和不断放大,最后形成8束强激光,从四面八方,同时打在一个小小的燃料靶球上。该装置致力于惯性约束聚变研究,解决人类清洁能源问题。惯性约束聚变过程中用来发生反应的原料氘和氚(氘和氚是氢的同位素)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原材料供给丰富,而且反应后的产物也无核废料辐射等问题。当然,有“人造太阳”之称的该项技术的攻克是全球科学界都在为之奋斗的事业。而我们——2019科普科幻青年之星高级班的学员至少在此时此刻是离国际科学前沿最近的一批幸运儿!想想这有多么荣耀!

    上海光机所有着当前国际最高脉冲峰值功率的激光装置,下图这个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脉冲峰值功率可达2拍瓦。专家介绍一个拍瓦相当于将太阳照射到地球所有的能量聚焦到一根头发丝上的强度。目前,上海光机所已经成功研制峰值功率可达10拍瓦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又被命名为“羲和激光装置”。(羲和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十个太阳的母亲,)超强超短激光可用于生物分子如DNA和RNA等的直接探测,还可用作质子手术刀等医疗方面。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以上光学方面的科技进步,可以用于其它学科如生物、医学等的进一步探索研究,还可以模拟宇宙极端环境等。

    整个参观过程中,学员们都抱有极大的热情,拉着讲解员和科学家提了各种问题,如果不是时间缘由,估计还能围着他们问到天黑。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学员反馈:                            

    希望能借助我们的笔,将这些伟大的工作传播出去     

    舒中:昨日受教两位老师和参观学习,深悟:写作路上个人定位需要更清晰些,如许老师所说的金字塔结构;其二,技术与科学的贯通,确如刘老师所谈,框架选择或迁移运用极其重要,语言表达贯通而又通俗化是我目前的一大难点,好在刘老师介绍的拟人化的写作方式是一个好方法。上光所的参观学习,让我真切体会到了基础科学的技术支撑和应用上的威力,以及社会科普的重要。

    诸佳:在导师们的分享和带领下我度过了收获满满的一天。上光所浓浓古意里承载着最尖端科研,这是迄今为止我离《生活大爆炸》最近的一次。我们也有这么酷的科学家和研究成果!真的可以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更棒的文学影视作品。

    苏晨曦:感谢许老师分享,科普金字塔让我更清晰地了解了自己所处位置。刘老师的文理兼修,打开了另一扇窗。结合昨天一天的学习参观感受,我总结了科普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和大家共勉: 1.要有追求科学真谛的初心(像对待科学研究一样严肃对待写作这件事);2. 要有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掌握一手资料的价值);3. 要有对受众负责的态度(自己的话很可能产生受众行动力);4. 要有记录生活记录美的行动力(采撷生活之美融入创作)。

    叶洁芳:感谢培训班今天给予的好机会,今天我和家人受益匪浅。上海光机所的参观活动让我感受到激光既可以是一种被研究的对象,又可以是研究其他事物的工具,太神奇了!连我的妈妈也搞清楚了焦耳的意思啦(叶学员正在念四年级的儿子经过批准也参加到这次参观中,因当天暴雨,外婆跟着来的)。

    陈蕾:许琦敏老师“科普的不同层次”观点,很受启发(貌似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刘夙老师“科学vs技术”论、“社会科学的还原结构”论太有道理啦!令我深思自然科学领域课程的STS教学策略,以及科学与技术课程的STE或STEM或STEAM思维。谢谢这个班的课程设计!

    李雪梅:昨天一天收获良多,让我有了很多启发,感谢主办单位能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培训和参观的机会。

    蒋冰清:许琦敏老师谈的关于“蹭热点”的注意事项,作为自媒体编辑深有同感。刘夙老师说到要“文理贯通”,讲解了对文理科的误解,让我豁然开朗,也发现自己在学识上还需要提高。下午参观光机所,感觉看到了科幻中的场景,感受到了大科学装置带来的震撼。虽然原理没有全部理解,但是觉得很自豪,也觉得应该把科普做好。

    杨凡:参观上光所有感:1.与繁华的闹市相比,这里安安静静,环境优美,适合做研究。2.这么浩荡的工程竟藏在一座外表看起来普通的楼房底下,反映出科研人的低调。3.负责接待的都是博士级别的高材生,而且他们十分热情,做了充足的准备。4.一线的科研人员也需要做科普,这不仅能帮助老百姓加深对科研工作的理解,而且也对吸引后续人才有很大作用。

    程着:许老师的课程强调了:一个科普人的良知;借助社会热点进行科学传播,亦时时守住底线。流量诚可贵,正直价更高。刘老师的课讲授了:沟通科学中的文理;文科理科以及工科各有其重要性;科普人要时时阅读,时时学习;传播科普时不拘泥于某一学科,而要将眼光放大、放远。

    下午,在上海光机所,听沈老师讲述光机所的光荣与历史,还参观了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不禁感叹这些高科技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周六的实验室里仍有许多研究生在工作。这也让我感受到了科学进步的来之不易。希望能借助我们的笔,将这些伟大的工作传播出去。

    李品保:老师讲课收获:1、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授科学的三要素: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尤其强调科学精神!2、善于捕捉社会点进行科普。3、写作文理兼通的科普文的绝佳技巧之一:拟人化。参观两个实验室的收获:上海不仅有“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还有“最强光”!大科学装置让科幻落地为现实!

    杨伟靖:29日的培训中,许老师对于科普新闻工作的讲解破除了我之前对于科普作品的简单刻板印象,而刘老师关于文理兼通和写作技巧的课程扩展了我自己的思路,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对读者更友好,也对编辑更舒心。

    下午的参观堪称完美,个人对聚变科技的进展相当关注,神光控制站和实验装置的壮美更是激动人心。由于我的工科背景,我对于技术和理论的交融产物一直是推崇备至的,神光实验装置是我国在这个领域所达到的又一个伟大的巅峰,能亲眼目睹这一巅峰,实属荣幸之至。

    相比之下,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初见之下“平平无奇”,但它所承担的基础科学实验任务则象征“另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实验室负责讲解的科学工作者们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可能无法快速让整个世界发生变革,但他们的工作终有一日能让全人类为此受益,这也是基础科学的最伟大之处。

    一位旁听生:许老师讲的内容非常易懂。一开始担心自己没有任何科普的基础,会不会跟不上或者是听不懂。许老师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说儿童天赋之类的,我打心眼里觉得她没有放弃,秉持着质疑和独立思考的精神真的很令人印象深刻。

    笔者自己的感悟:

    1、参观大型科学装置,对我来说不是第一次。不过被如此郑重其事地接待还是有点受宠若惊。希望今后经常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扩展知识面。

    2、带领我们参观大科学(点火)装置时,讲解员反复提醒大家不能拍照。这是为了保护国家的科研机密不外流。我国只有发展出了他国暂时无法超越的科技,才能让和平成为可能。 

    本文图片来源:学员自己拍摄。

    文/覃静宇


关注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
评委团队
科幻翻译者,科学文学评论家
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

中国科普研究所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

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

钟晓工作室

中国科普作协科技记者与编辑专委会

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

中国科普作协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

媒体支持

《科普创作》

《科学故事会》

《民主与科学》

《科学大众》

《科幻世界》

《科幻立方》

《科学画报》

《十万个为什么》

《科普时报》

联系方式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钟欣

电 话:010-62195493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平台技术客服

联系:18610064015 同微信号:(科幻岛)

电话:010-84897800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