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钟欣
电 话:010-62195493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平台技术客服
联系:18610064015 同微信号:(科幻岛)
电话:010-84897800
文/李文清
郑思旷,一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生期间主要做中法诗学比较和法国科幻研究,也短暂从事过一年左右外国文学教学工作,毕业后跨行金融科技行业,主要做行业研究,参与项目孵化。
郑思旷之所以会对科普科幻感兴趣,主要是因为是阅读经验积累及对世界的好奇。近两年工作不断接触到行业前沿动态、经常和一些开发者交流,在行业内外出现信息断层,因此,基础的大众科普就非常需要投入,而她正好有写作和从业经验,就希望尝试看看。
当然创作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一开始由于郑思旷对科普创作不熟悉,作品很容易就写成论文和研报的形式,文章有科学性但缺乏通俗性,对于大众读者而言,可读性不够强。通过上海科普创作高级班导师们的指导,再加上自己努力改了好几版,有一篇甚至重写成故事性更强的形式,她总算是对自己的作品有点,但之前选择的区块链并非只言片语就能解释的主题,有些难点不仅仅是技巧问题,还需要更多基本知识科普的不断积淀;除此之外,由于前沿技术涉及融资噱头问题,部分读者会在阅读前就产生心理隔阂,而文字内容有限制,难以在原本解释技术原理就很占篇幅的情况下再深入讨论这类议题,这部分问题还是要交给时间和行业真正的落地。
上面也提到了,之前比赛期间郑思旷参加了上海科普创作高级班的培训,她觉得导师和负责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尽职尽责,评委的点评基本都很客观到位,他们既给创作者鼓励,又指出了不少之前没发现的问题。郑思旷自己能够通过课程和实践基本掌握科普写作技巧,并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得到了更多对于科普作品的感知。
说到未来的创作计划,郑思旷表示:“科普和科幻方面都在努力,业余也在抽空写科幻史研究的文章;上海科普作协在高级班的基础上又对于部分作者有进一步的培养计划,仍然在,很希望能有机会学习更多。此外,按照科技发展趋势,信息传输速度加快,流量越来越廉价,未来短视频会分散大众更多注意力,科普创作培训或许也应不仅仅限于图文,身为创作者,也很乐意能够学习更多相关技能,促进相关合作,在讲好科普故事的基础上,让自己的科普创作多元化,将知识更有效地传递给大众。”
在郑思旷看来,国内的科幻创作方面,较于以往,作者和作品数量、作品发表渠道都有了显著增多,科幻新人频出,同时也看到很多已成名作者在创作中不断尝试融合前沿科技,很希望能国内科幻创作呢个一直这样下去。科普方面,对于文类整体了解不多,还是入门级的学生,但国内已有很多前辈的优秀作品值得琢磨和学习,并不亚于国外。
中国科普研究所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
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
钟晓工作室
中国科普作协科技记者与编辑专委会
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
中国科普作协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
《科普创作》
《科学故事会》
《民主与科学》
《科学大众》
《科幻世界》
《科幻立方》
《科学画报》
《十万个为什么》
《科普时报》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钟欣
电 话:010-62195493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平台技术客服
联系:18610064015 同微信号:(科幻岛)
电话:010-8489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