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柠檬酸,也不是扁豆碱 -辟谣”酸碱体质理论“
徐明辉   
得票 282 阅读 3810 评论 1
先看评语
· 各种养生理论或养生产品中,最可怕也危害最大的就是打着科学幌子的那些,酸碱体质理论恰属此类。它使用了看似科学的酸碱度,给自己披上了科学外衣,掩盖自己伪科学的本质。本文从多个角度批驳了酸碱体质理论,比较全面。看得出来,作者有话要讲。但是这样做的效果未必是最好的。如果一个人因为“酸碱”这件科学伪装而相信了这种理论,那么最有可能说服他的,也正是从科学的角度入手揭穿这个谎言。酸碱体质最根本的谬误之处在于,身体的酸碱度是极其稳定的,且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显著差异(否则各种蛋白质等分子就无法正常工作了,因为大家的蛋白质是基本一样的)。作者或许可以考虑抓住这一点,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没准能说服更多人放弃这种伪科学理论,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 具有辟谣意义的科普文章,总体不错,表述清晰,直截了当。但是作为科普文章,如果能在以下方面有所提升就更好了:谣言无穷尽,科学有办法。可以进一步剖析读者被谣言迷惑的根本原因,引导大家提升独立思考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总结一些途径和简单办法,文章就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另外,文字风格可以更生动,适当使用一些讲故事、举例子、打比方等手法,效果会更好。 · 文章对酸碱体质及酸碱食物这一流传甚广的谣言进行了辟谣,文章通俗易懂。缺点是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去介绍谣言本身的内容,在文章本身就不长的情况下,科普内容就显得有点简短。其实谣言的内容本身并不重要,简单一辆段文字介绍一下就可以了,重点还是要放在后面的科普部分。这部分可以再介绍的详细一些。 · 文章着眼当下流行的“酸碱体质理论”,通过对人体环境的科学解释对“酸碱体质理论”进行了合理辟谣,具有贴近生活的科普意义。 · 文章从“酸碱体制理论"这一伪科学入手对一些养生理论进行辟谣,全文脉络清晰,运用大量的事例进行科普,保证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文章前半部分叙述公众的误解时略显赘余,可再精炼些,把文章的重心放在后面的科普就更好了。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许多商家也因此嗅到商机,巧立各种名目,不顾医学真相,只为自己造势,以便圈钱。其中,“酸碱体质理论”即是“刷爆朋友圈”的伪科学代表之一。此文旨在通过援引医学知识,对该谣言进行辟谣。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许多打着养生保健旗号的公众号或“养生博主”也借着“养生热潮”的东风,携众多“养生理论”甚嚣尘上。一时间,微信群、公众号、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等常见的社交平台及自媒体平台上,也纷纷被“养生”的推送刷了屏。

于是,许多人借此调侃:“喝着最烈的酒,补着最涩的柠檬水;熬着最high的夜,吃着最昂贵的营养品。”但许多人仍乐此不疲,并将网络上所有“养生理论”照单全收,这就给许多不符合科学的“养生伪理论”留出了空间,使之大行其道,造成鱼龙混杂的局面。而许多谣言,若不及时辟谣澄清真相,待其被广泛传播后,容易使受众形成“该谣言是真理”的错误“固有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传播范围的扩大,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在众多“养生理论”中,人们对各种与慢性疾病相关的内容更为热衷。譬如前些日子火起来的“酸碱体质理论”,就稳准狠地抓住了众多大龄青年和中老年人的心理—“酸性体质会导致癌症”、“酸性体质与肥胖症密不可分”、“喝碳酸饮料会导致酸性体质”、“多喝碱性饮料如苏打水可以延年益寿”……更有许多人一听这话,忙不迭就去超市扛了两大箱苏打水回家,并在朋友圈打卡“宣誓”:“从此不喝碳酸饮料!”也有许多长辈,再三劝告自己的子女千万别喝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仿佛那是洪水猛兽,就连每周喝一瓶的超低频率,都是对自己身体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并贴出“史上最全酸碱食物分类表”,每天一丝不苟按其安排饮食,并督促家人一起参加“食谱摄碱革命”。

有朋友提出质疑:“碳酸饮料或其他酸性食物真的如此可怕吗?这些‘理论’发展下去岂不是要求我们每天吃一勺纯碱才能‘保持健康’?“

“纯碱又不是真碱,不如吃火碱带劲儿!“学化学的同学调侃道。

可是许多人依然对“酸碱体质理论”津津乐道,丝毫没有对此提出任何质疑。

那么,“酸碱体质理论”真的正确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所谓“酸碱体质理论”,与我们人体的原生环境相悖—人体本身是一个“酸碱共同体”,譬如胃是酸性环境,其中充斥着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可以为胃蛋白酶提供最适pH值环境,促使食物消化顺利进行;肠道为碱性环境,可为肠道中的相关酶类提供适宜环境,使之发挥正常作用;血液属于弱碱性,正常pH范围为7.35~7.45,若有较大波动,无论是pH过低还是pH过高,都可表明机体出现异常状态。从这些举例可以明显看出机体并不存在单一“酸性体质”或是“碱性体质”,而且pH值并非越高越好,一旦超出正常范围,过酸过碱都是很危险的—pH过低,则会出现“酸中毒”;而pH过高,则会出现“碱中毒”。

其次,人体环境的酸碱度并不会被轻易改变。许多人迷信于“酸碱食物表”,认为碳酸饮料和肉类食物摄入过多,在体内累积就会导致身体变“酸”,进而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都难以彻底治愈。诚然,长期过量摄入上述食物,确实对身体健康具有一定不良影响,但这个“锅”不应由体质背。

事实上,长期喝碳酸饮料,对身体产生的负面作用主要是会导致体内钙质流失,进而易引发骨质疏松等与钙质流失有关的疾病。或是由于许多碳酸饮料中含糖量较高导致机体糖分摄入过多,导致视力变差、免疫力降低、龋齿、超重或肥胖以及一系列高糖饮食导致的慢性疾病。而食肉过多则会导致热量积累,易发超重或肥胖等问题;或是因蛋白质摄入超量,增加尿钙的排泄,进而导致体内钙吸收率降低;以及肉类中饱和脂肪过量摄入导致肥胖,进而可发生脂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痛风或是诱发糖尿病。而尽量多补充蔬果的摄入,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也与其“碱性”关系不大,更多是因为新鲜蔬果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单位热量较低、各类维生素含量较多等。

另外,还有一些对医学不甚了解的人群,认为女性“酸碱体质”与所生后代性别有关。这就更令人啼笑皆非了。子代的性别由父方决定,取决于父方配子中含有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若是X染色体,则决定子代性别为女;若为Y染色体,则决定子代性别为男。子代的性别怎么可能由酸碱来决定呢?难道孕期妇女多喝一瓶苏打水,就可以将胚胎的性染色体做出改变?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综上所言,“酸碱体质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尽管其中 “多吃蔬果少吃肉”等部分言论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用“酸碱体质”解释通。 “养生大军”在饮食上只要注意三餐营养配比合理、荤素搭配,热量摄入合理,饮水摄入量合理;并辅以适量、适宜的运动锻炼;戒除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嗜好和习惯;定期查体,积极预防各类疾病;长期保持良好心态,就是最好的“养生”。

参考文献:

[1]周爱儒,查锡良,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

[2]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WHO指南:成人和儿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草案)》,2018-05-07

[3]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2018WCRF专家报告:饮食,营养,体育活动与癌症[R].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官网,2018-05-24

[4]左伋,医学遗传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0

-完-
关注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
科普作品
我不是柠檬酸,也不是扁豆碱 -辟谣”酸碱体质理论“
徐明辉

学校: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

学历:本科

专业:临床医学

职业:学生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各种养生理论或养生产品中,最可怕也危害最大的就是打着科学幌子的那些,酸碱体质理论恰属此类。它使用了看似科学的酸碱度,给自己披上了科学外衣,掩盖自己伪科学的本质。本文从多个角度批驳了酸碱体质理论,比较全面。看得出来,作者有话要讲。但是这样做的效果未必是最好的。如果一个人因为“酸碱”这件科学伪装而相信了这种理论,那么最有可能说服他的,也正是从科学的角度入手揭穿这个谎言。酸碱体质最根本的谬误之处在于,身体的酸碱度是极其稳定的,且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显著差异(否则各种蛋白质等分子就无法正常工作了,因为大家的蛋白质是基本一样的)。作者或许可以考虑抓住这一点,深入浅出地讲明白,没准能说服更多人放弃这种伪科学理论,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2019-09-25 17:21 匿名 ——

具有辟谣意义的科普文章,总体不错,表述清晰,直截了当。但是作为科普文章,如果能在以下方面有所提升就更好了:谣言无穷尽,科学有办法。可以进一步剖析读者被谣言迷惑的根本原因,引导大家提升独立思考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总结一些途径和简单办法,文章就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另外,文字风格可以更生动,适当使用一些讲故事、举例子、打比方等手法,效果会更好。

2019-09-09 18:31 匿名 ——

文章对酸碱体质及酸碱食物这一流传甚广的谣言进行了辟谣,文章通俗易懂。缺点是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去介绍谣言本身的内容,在文章本身就不长的情况下,科普内容就显得有点简短。其实谣言的内容本身并不重要,简单一辆段文字介绍一下就可以了,重点还是要放在后面的科普部分。这部分可以再介绍的详细一些。

2019-09-05 10:30 匿名 ——

文章着眼当下流行的“酸碱体质理论”,通过对人体环境的科学解释对“酸碱体质理论”进行了合理辟谣,具有贴近生活的科普意义。

2019-09-01 21:57 匿名 ——

文章从“酸碱体制理论"这一伪科学入手对一些养生理论进行辟谣,全文脉络清晰,运用大量的事例进行科普,保证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文章前半部分叙述公众的误解时略显赘余,可再精炼些,把文章的重心放在后面的科普就更好了。

2019-08-26 17:16 吴一波 ——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赞拉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登录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