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学史话》
电子三极管——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导火索
于佳奇   
得票 307 阅读 4159 评论 0
先看评语
· 初读此文,竟有种专业课教材第一章的感觉,着实令人惊奇。 抛开科学性不言,本文就可读性来讲就已经落入了“百度百科式”的怪圈。究其本心,科普类文章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将科学知识更好地向大众进行传播,以期提高大众对科学的认识。故而这篇文章最令人不可忽视的短板便是可读性,一是对于读者的准入门槛太高:如若在逻辑上把重点放在史料上则无需硬性将各类原理加入——史料尚且需经过作者的文学性表达才能通至黄发垂髫,更何况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呢;二来通读全文,虽然能看到作者在行文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整理叙述,但仍希望作者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展示出来,否则便容易呈现出专业课本的冷冰冰面孔了。 · 文章通过电子学发展中的各个关键时刻,向读者科普了电子学的一些重要的发明或发现。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阅读。但在文中仍有一些名词作者未做出解释,比如“肖特基势垒”等专业名词 · 《电子学史话》这篇文章以电子学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分别从电子三极管、矿石检波器、无线广播、电离层的发现四个部分依次来展开叙述。开头将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简述,让我们从整体上对文章的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结尾处却在没有任何总结的情况下戛然而止,首尾没有做到良好的呼应显得很突兀。另外,在第三章的尾部作者介绍了超外差接收机的相关原理,展现了作者在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丰富,但是在完全外行的读者看来就有些稍显乏味了。 · 通读整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对电子学史的叙述,缺少了作者对于电子学的看法与见解。本文具备良好的专业性,却缺乏对于普通大众的易读性。另外,文章过多地描述了每一项技术的原理,导致文章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难以阅读。 · 如果不是评委必须看此文,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为什么要看这样一篇文章呢? 选题不关照读者角度,史料老旧,故事性也强,即使内容无错,叙述也尚可,又有什么成文的必要性呢?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后,苦于寻找一种碳纤维灯丝的替代材料,因为这种灯丝的寿命太短。1883年,爱迪生突发奇想,在灯丝中封入一个铜丝,也许能阻止碳纤维灯丝的蒸发。然而试验下来,灯丝蒸发如故,爱迪生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并不连接的碳丝和灯丝,在碳丝加热发光后,竟然有微弱的电流流过。爱迪生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于是他对此声明了专利,并命名为“爱迪生效应”,然而爱迪生并没有发觉他的发现有什么应用价值,申请专利后就不再研究了。

在大洋彼岸,另一位青年工程师约翰·弗莱明正在为马可尼公司设计无线电接收机,弗莱明曾经在爱迪生电光公司工作过,爱迪生曾经向他提起过“爱迪生效应”。在他为马可尼公司设计检波器时,想到可以利用“爱迪生效应”进行包络检波。于是他改进了装置,在真空玻璃管内封装入两个金属片,给阳极板加上高频交变电压后,出现了爱迪生效应,在交流电通过这个装置时被变成了直流电。弗莱明把这种装有两个电极的管子叫作真空二极管,它具有整流和检波两种作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只电子器件。后来弗莱明将此项发明用于无线电检波,并于1904年11月16日在英国取得专利。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美国,1902年,一位叫李·德弗雷斯特的发明家在纽约泰晤士街租了间破旧的小屋,创办了德福雷斯特无线电报公司,一心一意想要发明出更先进的无线电检波装置。同时,他也要以自己的发明,向美国公众展示无线电应用前景。就在研究进展不太顺利的时候,英国弗莱明发明真空二极管的消息传来,像闪电一般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德福雷斯特的心里一定是这样想的——卧槽!还有这种操作。于是他立刻买来实验材料,组装好电路,灯丝点亮后,果然出现了和弗莱明的发明一样的效果。

Lee de Forest

然而,并没有满足于这个有趣的试验。他沉思了一会,突然抓起一根导线,弯成“Z”型,小心翼翼地把它安装到灯丝与金属屏板之间的位置。这根导线,或许他想用来同时接收灯丝发射的电子,或许还想派上其他什么用途。殊不知他装上的这根小小的导线,竟会影响到20世纪电子技术的发展进程。德福雷斯特极其惊讶地发现,Z型导线装入真空管内之后,只要把一个微弱的变化电压加在它的身上,就能在金属屏板上接收到更大的变化电流,其变化的规律完全一致——德福雷斯特发现的正是电子管的“放大”作用。后来,他又把导线改用像栅栏形式的金属网,于是,他的电子管就有了三个“极”——丝极、屏极和栅级,其中那个栅极承担着控制放大电信号的任务。1907年,德福雷斯特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了真空三极管(电子管)的发明专利。

Lee de Forest 发明的电子三极管

然而,由于合伙人的欺骗,德福雷斯特的公司曾两度倒闭。1912年,他甚至无辜受到美国纽约联邦法院的传讯,有人控告他的公司推销积压产品,进行商业诈骗。愚昧的法官判决说,德福雷斯特发明的电子管是一个“毫无价值的玻璃管”。也许是压力产生的动力,德福雷斯特顶着随时可能入狱的压力,来到加利福尼亚旧金山附近的帕洛阿托小镇,坚持不懈地改进真空三极管。在爱默生大街913号小木屋,德福雷斯特把若干个三极管连接起来,与电话机话筒、耳机相互连接,再把他那只“走时相当准确的英格索尔手表”放在话筒前方,手表的“滴哒”声几乎把耳朵震聋。世界是第一个音频放大器在这里诞生了。

在德福雷斯特的故居,至今依然矗立着一块小小的纪念牌,以市政府名义书写着一行文字:李·德福雷斯特在此发现了电子管的放大作用。

这里也成为了电子工业开始的地方,在这里诞生了许多改变世界的发明和公司,这个叫帕洛阿托的小镇也许很多中国人都不熟悉,但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大家一定都听过,那就是——硅谷。

-完-
科普作品
电子学史话
| 目录  (共4章)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初读此文,竟有种专业课教材第一章的感觉,着实令人惊奇。 抛开科学性不言,本文就可读性来讲就已经落入了“百度百科式”的怪圈。究其本心,科普类文章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将科学知识更好地向大众进行传播,以期提高大众对科学的认识。故而这篇文章最令人不可忽视的短板便是可读性,一是对于读者的准入门槛太高:如若在逻辑上把重点放在史料上则无需硬性将各类原理加入——史料尚且需经过作者的文学性表达才能通至黄发垂髫,更何况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呢;二来通读全文,虽然能看到作者在行文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整理叙述,但仍希望作者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展示出来,否则便容易呈现出专业课本的冷冰冰面孔了。

2017-11-08 05:55 石冀青 ——

文章通过电子学发展中的各个关键时刻,向读者科普了电子学的一些重要的发明或发现。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阅读。但在文中仍有一些名词作者未做出解释,比如“肖特基势垒”等专业名词

2017-11-07 21:14 匿名 ——

《电子学史话》这篇文章以电子学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分别从电子三极管、矿石检波器、无线广播、电离层的发现四个部分依次来展开叙述。开头将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简述,让我们从整体上对文章的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结尾处却在没有任何总结的情况下戛然而止,首尾没有做到良好的呼应显得很突兀。另外,在第三章的尾部作者介绍了超外差接收机的相关原理,展现了作者在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丰富,但是在完全外行的读者看来就有些稍显乏味了。

2017-11-03 14:23 匿名 ——

通读整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对电子学史的叙述,缺少了作者对于电子学的看法与见解。本文具备良好的专业性,却缺乏对于普通大众的易读性。另外,文章过多地描述了每一项技术的原理,导致文章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难以阅读。

2017-10-28 23:56 匿名 ——

如果不是评委必须看此文,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为什么要看这样一篇文章呢? 选题不关照读者角度,史料老旧,故事性也强,即使内容无错,叙述也尚可,又有什么成文的必要性呢?

2017-10-25 10:01 匿名 ——

整体来看,语言流畅,叙述事实清晰明了,讲述了电子学的相关发明发现的经过。但作为一篇科普文学作品,是否还稍欠缺一些文学性?文中还是侧重于相关原理的介绍,作为完全外行的大众可能阅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整体看,还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2017-10-21 19:32 匿名 ——

本文选择了电子学作为叙述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电子学史上的里程碑,让人们对电子学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本文要写的是电子学“史话”,则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介绍电子学的发展历程而非每一项技术的具体原理,作者在这方面用语过于专业性。但总体来说,本文仍是一篇科普佳作。

2017-10-17 18:12 匿名 ——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学方面的门外汉,我得承认这篇对我来说有不小的阅读难度,特别是讲超外差接收机的原理那几节,但这无碍于文章整体的关于“电子学史”的演绎,读者若感到吃力,大可直接跳过大量术语堆积的段落,只看发明发现的意义和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作者不妨向那本著名的《量子力学史话》学习,偏重于“史”,佐之以“学”,当然,作者有心引导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向更深处漫溯也是极好的。

2017-10-16 22:37 高雪雨 ——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赞拉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登录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