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学史话》
电离层的发现
于佳奇   
得票 307 阅读 4159 评论 0
先看评语
· 初读此文,竟有种专业课教材第一章的感觉,着实令人惊奇。 抛开科学性不言,本文就可读性来讲就已经落入了“百度百科式”的怪圈。究其本心,科普类文章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将科学知识更好地向大众进行传播,以期提高大众对科学的认识。故而这篇文章最令人不可忽视的短板便是可读性,一是对于读者的准入门槛太高:如若在逻辑上把重点放在史料上则无需硬性将各类原理加入——史料尚且需经过作者的文学性表达才能通至黄发垂髫,更何况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呢;二来通读全文,虽然能看到作者在行文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整理叙述,但仍希望作者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展示出来,否则便容易呈现出专业课本的冷冰冰面孔了。 · 文章通过电子学发展中的各个关键时刻,向读者科普了电子学的一些重要的发明或发现。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阅读。但在文中仍有一些名词作者未做出解释,比如“肖特基势垒”等专业名词 · 《电子学史话》这篇文章以电子学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分别从电子三极管、矿石检波器、无线广播、电离层的发现四个部分依次来展开叙述。开头将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简述,让我们从整体上对文章的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结尾处却在没有任何总结的情况下戛然而止,首尾没有做到良好的呼应显得很突兀。另外,在第三章的尾部作者介绍了超外差接收机的相关原理,展现了作者在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丰富,但是在完全外行的读者看来就有些稍显乏味了。 · 通读整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对电子学史的叙述,缺少了作者对于电子学的看法与见解。本文具备良好的专业性,却缺乏对于普通大众的易读性。另外,文章过多地描述了每一项技术的原理,导致文章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难以阅读。 · 如果不是评委必须看此文,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为什么要看这样一篇文章呢? 选题不关照读者角度,史料老旧,故事性也强,即使内容无错,叙述也尚可,又有什么成文的必要性呢?

电子学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发明,更对科学研究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的一些列自然科学的大发现,都离不开电子仪器的帮助。电离层的发现,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讲这个故事,还得让我们回到1901年的那个冬天,年轻的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刚刚27岁,他急切的需要一次宣传自己发明的无线电报的机会。经过几年的实验,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1900年10月,马可尼在英国康沃尔的普尔杜建立当时世界最大的10千瓦火花式电报发射机,架起了巨大的天线。1901年的12月12日,马可尼来到了加拿大的纽芬兰岛,通过风筝竖起了400英尺长的天线,收到了从英国发来的莫尔斯电码“S”,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image_1bsgc8p4furq1tjo7vmgs31n8l1g.png-126kB

随之而来的,便是质疑的声音,因为地球表面存在曲率,从英国的康沃尔到加拿大的纽芬兰,横跨大西洋,距离达到3600公里,无线电波是难以直接传播的。但是事实又摆在人们面前,马可尼确实收到了信号,于是有人猜测,地球大气层可能会有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因此马可尼才收到了3600公里外的信号。

image_1bsgdaa2l52s64lksv1dc21pqa1t.png-141.1kB

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亥维赛通过麦克斯韦方程和数学方法,预测了在地球大气中,存在一个特殊的层面。这个层面空气分子受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影响而发生电离,从而可能对无线电波产生反射。但在当时,对电磁理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这个理论缺乏实验的证实。

直到1924年,在M.A.T.巴内特的协助下,英国物理学家阿普尔顿通过相距112千米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利用发射机的慢调频产生一系列变化频率的信号,通过接收到的回波直接测量地球上空反射电离层的高度,从而在1924年证实了英国A.E.肯涅利和O.亥维赛1902年假设的电离层(E电离层,高110~120千米)的存在。1925年他和巴尼特又注意到带电粒子和地磁场对无线电波传播过程的重要作用。1926年他又发现F电离层,称阿普尔顿电离层。

image_1bsgc5nqu1e46kvn5qk59i1jf713.png-110.8kB

阿普尔顿是电离层研究的先驱,他的另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是建立磁离子理论,并得出了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复折射指数公式。这一公式后被称为阿普尔顿-哈特里公式。这个公式正确地预言了电磁波在具有外磁场的电离气体中传播时的行为,这些研究对短波通信和雷达技术等实际应用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7年,由于他在高层大气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电离层F层的发现,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image_1bsgbu6pqko01n8tjdpe2i1uob9.png-16.2kB

-完-
科普作品
电子学史话
| 目录  (共4章)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初读此文,竟有种专业课教材第一章的感觉,着实令人惊奇。 抛开科学性不言,本文就可读性来讲就已经落入了“百度百科式”的怪圈。究其本心,科普类文章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将科学知识更好地向大众进行传播,以期提高大众对科学的认识。故而这篇文章最令人不可忽视的短板便是可读性,一是对于读者的准入门槛太高:如若在逻辑上把重点放在史料上则无需硬性将各类原理加入——史料尚且需经过作者的文学性表达才能通至黄发垂髫,更何况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呢;二来通读全文,虽然能看到作者在行文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整理叙述,但仍希望作者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展示出来,否则便容易呈现出专业课本的冷冰冰面孔了。

2017-11-08 05:55 石冀青 ——

文章通过电子学发展中的各个关键时刻,向读者科普了电子学的一些重要的发明或发现。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阅读。但在文中仍有一些名词作者未做出解释,比如“肖特基势垒”等专业名词

2017-11-07 21:14 匿名 ——

《电子学史话》这篇文章以电子学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分别从电子三极管、矿石检波器、无线广播、电离层的发现四个部分依次来展开叙述。开头将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简述,让我们从整体上对文章的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结尾处却在没有任何总结的情况下戛然而止,首尾没有做到良好的呼应显得很突兀。另外,在第三章的尾部作者介绍了超外差接收机的相关原理,展现了作者在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丰富,但是在完全外行的读者看来就有些稍显乏味了。

2017-11-03 14:23 匿名 ——

通读整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对电子学史的叙述,缺少了作者对于电子学的看法与见解。本文具备良好的专业性,却缺乏对于普通大众的易读性。另外,文章过多地描述了每一项技术的原理,导致文章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难以阅读。

2017-10-28 23:56 匿名 ——

如果不是评委必须看此文,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为什么要看这样一篇文章呢? 选题不关照读者角度,史料老旧,故事性也强,即使内容无错,叙述也尚可,又有什么成文的必要性呢?

2017-10-25 10:01 匿名 ——

整体来看,语言流畅,叙述事实清晰明了,讲述了电子学的相关发明发现的经过。但作为一篇科普文学作品,是否还稍欠缺一些文学性?文中还是侧重于相关原理的介绍,作为完全外行的大众可能阅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整体看,还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2017-10-21 19:32 匿名 ——

本文选择了电子学作为叙述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电子学史上的里程碑,让人们对电子学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本文要写的是电子学“史话”,则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介绍电子学的发展历程而非每一项技术的具体原理,作者在这方面用语过于专业性。但总体来说,本文仍是一篇科普佳作。

2017-10-17 18:12 匿名 ——

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学方面的门外汉,我得承认这篇对我来说有不小的阅读难度,特别是讲超外差接收机的原理那几节,但这无碍于文章整体的关于“电子学史”的演绎,读者若感到吃力,大可直接跳过大量术语堆积的段落,只看发明发现的意义和影响。从这个角度讲,作者不妨向那本著名的《量子力学史话》学习,偏重于“史”,佐之以“学”,当然,作者有心引导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向更深处漫溯也是极好的。

2017-10-16 22:37 高雪雨 ——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赞拉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登录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