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矛与盾——摩擦与润滑之战!》
现代科学的摩擦机理
鲁超    来源社团:理性边界
得票 451 阅读 5720 评论 0
先看评语
· 文章篇幅不长,但内容很丰富。从一个小范围入手,对摩擦与润滑这一对立统一过程的现象描述清楚,机理阐释深入,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佳作。但是要注意图片版权,适当锤炼文字。 · 正如另一位评委所言,本文很适合作为学校的补充性阅读,且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本文有着非常出色的一点:摩擦与润滑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又可以在知识深度上不断深挖,这使得各个年龄段各个知识水平的读者都可以在本文中汲取到新知——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希望作者能在第二轮的扩写中将这一优势更大地发挥出来。 但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与朋友圈疯狂转发的一类趣味科普博文不同,这样的基础物理类选题多半意味着较低的传播性——所幸作者的行文非常流畅易懂,图文并茂,读来非常抓人。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类作品,希望作者可以对文章的文学性稍加润色,十分期待本文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 文章行文流畅,用不长的篇幅为读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摩擦的相关知识。文中还穿插了较多的配图,方便读者理解。 · 选题不错,科学原理解释得明白晓畅。文字可以进一步美化。文中不宜出现第一人称的“我”。另外,科普作品中出现品牌名也不合适。 · 科学性和严谨性还是比较符合科普作品特征,但作为文学作品是否还是欠缺了一些我文学性,对于完全外行的读者,本文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去阅读呢?

这三条定律都来源于经验的积累,不是基于原始物理图像推导出来的。后来人们也发现很多实际情况都和这些定律不相符,但是它们仍然是有用的。一直以来,科学家也不满足这种粗糙的经验公式,他们希望了解摩擦的本质是什么,得到更加精确的可量化定律。最早人们从坑洼的道路推想,物体表面可能也是坑洼的,只是这种凹凸更加细微,肉眼看不出来。物体互相接触,这些凹凸就互相阻碍,宏观上体现出来就是摩擦力?因此摩擦学里引入了“粗糙度”的概念,粗糙度越大,摩擦系数就越大。这当然是摩擦力的来源之一,当然这太简单了,一个中学生就能想到,但是微观世界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还是要观察的更细微一点,要建立更加贴近实际的物理图像。显微技术发展起来以后,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验证这些物理图像。

我们要了解摩擦,就必须先认识物体的表面究竟是什么结构。现在我们知道,物质的表面是一个很复杂的多层结构,根据不同的形成机理,可以把分为六层:基底材料、变形层、贝氏层、化学反应层、化学吸附层、物理吸附层,我们接下来一层一层的说。

Image title

物体表面的坑洼形成了粗糙度,宏观上表现为摩擦系数。

基底材料,就是基本的物质结构。变形层:材料表面成形的过程一般会经过磨削、挤压、抛光等等过程,这些残余的应力释放以后会影响材料的稳定性,所以会引起材料结构的变形。这种变形会从基底往外逐渐加重,现在可以用扫描电镜来看。贝氏层,这是一层表面分子产生流动之后通过淬火工艺,然后硬化沉积的一层,属于非晶体或者是微晶结构。这一层大约厚1-100nm。化学反应层:除了黄金、白金等贵金属,几乎所有的金属、合金以及硅等非金属都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镁铝的氧化膜就属于这一层。这一层大约厚10-100nm。再往上是化学吸附层,跟化学反应层的区别是:化学反应层的物质是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吸附层里的化学物质仍然保持自己的化学性质,一般它们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层的化学物质一般通过共价键、氢键和材料表面发生吸附。最外层是物理吸附层,这一层的物质可能很厚,是一个多分子层,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材料学上,区分化学吸附层和物理吸附层是通过吸附热来判定的,化学吸附热比物理吸附热大很多,因为前者发生了电子交换,后者没有。所以,两个物体发生接触,实际上是两个千层汉堡在接触啊!

Image title

物体的表面和这个汉堡类似,请忽略我的爪子。

-完-
科普作品
矛与盾——摩擦与润滑之战!
| 目录  (共4章)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文章篇幅不长,但内容很丰富。从一个小范围入手,对摩擦与润滑这一对立统一过程的现象描述清楚,机理阐释深入,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佳作。但是要注意图片版权,适当锤炼文字。

2017-11-08 22:05 匿名 ——

正如另一位评委所言,本文很适合作为学校的补充性阅读,且在这一方面我认为本文有着非常出色的一点:摩擦与润滑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又可以在知识深度上不断深挖,这使得各个年龄段各个知识水平的读者都可以在本文中汲取到新知——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希望作者能在第二轮的扩写中将这一优势更大地发挥出来。 但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与朋友圈疯狂转发的一类趣味科普博文不同,这样的基础物理类选题多半意味着较低的传播性——所幸作者的行文非常流畅易懂,图文并茂,读来非常抓人。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类作品,希望作者可以对文章的文学性稍加润色,十分期待本文在第二轮中的表现!

2017-11-08 21:57 石冀青 ——

文章行文流畅,用不长的篇幅为读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摩擦的相关知识。文中还穿插了较多的配图,方便读者理解。

2017-11-07 21:17 匿名 ——

选题不错,科学原理解释得明白晓畅。文字可以进一步美化。文中不宜出现第一人称的“我”。另外,科普作品中出现品牌名也不合适。

2017-11-04 15:57 匿名 ——

科学性和严谨性还是比较符合科普作品特征,但作为文学作品是否还是欠缺了一些我文学性,对于完全外行的读者,本文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去阅读呢?

2017-10-24 17:27 匿名 ——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而又引人入胜,先从我们身边的摩擦与润滑讲起,吸引读者,进而回顾摩擦与润滑的历史,再进而阐述现代科学的摩擦与润滑机理,层层深入。另一方面,作者在题目中巧用比喻,把摩擦与润滑比作矛与盾,生动形象又点名了本文的主要讲述对象。本文是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

2017-10-03 15:47 匿名 ——

本文选材新颖,从摩擦与润滑的矛盾和统一着眼,贯穿基础物理学的概念,实现了科学传播的目的。思想、实用、新颖、科学性都没有任何问题。中小学生读者群可以有很好的阅读收获。所以本文特别适合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意补充,开阔学生眼界,用生活实际联系书本所学,起到了广义的教育的目的。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的语言文字可以进一步修饰完善,艺术性需要进一步训练。

2017-09-26 16:44 匿名 ——

这篇意外的不错,这位作者的科普风格很好,先是从生活中引出摩擦,再从科技实践的角度把摩擦力学和材料表面力学讲得深入浅出,而且看得出来为了接下来的扩写,作者留了个话头。文章比较成熟,举例恰当,配图及时,像一篇PPT讲稿,在思想水平,科学性和能否吸引读者等方面都可以取得不低的分数,但作为比较偏向物理基础研究的科普作品,这篇的选题吃了点儿亏。

2017-09-04 12:57 高雪雨 ——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赞拉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登录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