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2月11日


2017年12月8日,大雪节气刚过,上海的气温伴随着西伯利亚吹来的冷气团变得寒意逼人。一队怀揣着科普科幻写作热情的青年人们不畏严寒,相聚到了上海科学会堂。在这里,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为期两天的“科普中国-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上海培训方案(第二场)按时开幕了。 

Image title

科普科幻青年作者与业界大咖,学术精英们济济一堂,分享着自己的创作经验与写作心得。与第一期训练营侧重于老师讲解,边参观边讲解不同的是,本次培训将重点放在学员作品评析和互动上。 

Image title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江世亮老师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江世亮老师在开幕辞中指出,本次培训班是7月份和10月份培训活动的延续,在课程设计与学员招募上,更侧重于老学员的“回炉”,希望通过特邀嘉宾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对学员的作品进行深度分析,安排学员互动,帮助他们进一步打磨作品。同时,也为科普科幻爱好者提供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和指导与帮助的机会。

Image title江波老师对科幻内涵与外延的讲演

8号当天,首先由江波老师分享的《科幻的内涵与外延——兼谈科幻创作》作为开始。围绕科幻小说的历史、科幻小说的内涵、与时代结合的科幻创作三个议题,江波老师在分享中说道中国科幻作品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很短,但在未来20年中我国将会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江波老师以多部国外科幻作品,谈及了“真科幻”与“假科幻”区别,与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之后又讲到了空间宇宙科学为科幻写作所带来的创作资源。

江波老师最后表示,科幻小说本身是有范式经典的,科幻小说最有价值的,是与时代、与科技结合得最紧密的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展开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要想创作出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必然要对这个时代思考,对现有科技基础进行思考。创作本身是个性化的体验。他希望自己对科幻小说的范式经典的认识,能帮助大家在创作中能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Image title

之后由8位青年作者代表分享了自己的作品,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杨梦霞上台讲到她在观看《猩球崛起3》的观影过程中发现了电影中有很多从科学角度讲不通的不忍直视的“Bug”,为了写好这篇文章,特地作了“怎么区分猿和猩猩”的调查,也查阅了很多文献,并且请教了专家,主要抓住了“影片主角黑猩猩与倭黑猩猩在现实中的形象与电影里的设定是相反的;大型类人猿不可能生活在影片中冰天雪地的地方”等bug进行了描写。

Image title别看张倍宁年纪小,他的脑子里可全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 

来自合肥加拿大国际学校的张倍宁可以说是全场最年少的作者了,他年仅12岁却以非常老练的文笔写成科幻小说《燃烧的地球》,他在分享创作经历时候说他在过去3个多月里阅读了大量科幻小说、宗教题材的小说,并且有了从宗教的角度创作科幻小说的念头,于是最后写了《燃烧的地球》。幼小的年纪和成熟的文路让指导止不住的点赞,老师也为他指出了文章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鼓励他希望他能今后在科幻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Image title左1:《雪氏母》的作者周杭;左2:江波老师;左3:丁子承理事

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周杭学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入围作品《雪氏母》,她介绍自己的作品是按照电影式的行文进程所推进的。现场老师点评其作品已经带有对科技的思考和反思,具有科幻作品的典型意义。周杭同学在讲文过程中以一个谦虚的“创作科幻文学的文科生”自称,现场老师却表示国外的科幻创作者以文科生居多,文科生应该能写出更好的科幻作品。

Image title左1:《肠道微生物科普》作者 王璐 ;左2:丁子承理事

来自中科院生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王璐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肠道微生物科普》文章,他表示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读者对什么内容感兴趣、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老师点评他的文章用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的历史典故作为开头引出文章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手法,科普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文章内容中每章都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引人入胜。这类文章就像《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等,都非常生动吸引人去阅读。

Image title《降活》作者陈志琴(左1)正在接受丁子承理事的点评

行业媒体自由撰稿人陈志琴分享了自己的作品《降活》,她主要向在座老师和学员们提出了一些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现场的老师就此问题向在场学员讲解了科幻写作中最重要的“逻辑自洽”要素。

Image title《番茄花园里的秘密》的作者王彬(左1)接受青蜜创始人雷永青(左2)和丁子承理事(左3)的点评

来自上海根与芽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王彬分享了自己所写的科普文章《番茄园里的秘密》。他感觉科学应该是很美好的,不是灰色的。于是她用了网络小说的思路编写了一遍非常亲情而富有知识内涵的科普作品。在场的老师对这篇文章褒有极高的评价,认为这篇文章内容饱满语言鲜亮,可以当做一篇科普写作的范文来学习。

Image title《变色龙的真相》的作者韩俊杰(左1)接受青蜜网创始人雷永青(左2)的点评

来自上海科技馆的韩俊杰分享自己的科普文章《变色龙的变色真相》。他在看到一篇关于变色龙的文章,对它们的变色机理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认为跟变色龙细胞色有关,产生变色是在向异性求偶,而非传统人们认为的色素的影响。结合Nature里面的一些内容,机缘巧合写成了这篇《变色龙的变色真相》。在场老师提出意见,作者应该把自己从“无所不知”的角度拉低到“一无所知”的角度,然后用简单易容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才是一篇老少咸宜的科普作品。

Image title科幻作品《毕业讲稿》的作者刘瀚诚,他是个长发翩翩的程序员哦!

清华大学科幻协会的刘瀚诚同学是上届“华为终情局”比赛银奖获奖者,他今天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科幻作品《毕业讲稿》。他饱含诗意的作品获得了一致好评。刘瀚诚就科幻写作的短篇、中篇、长篇的问题与在座的老师展开了深入的对话。短篇主要讲一个故事,把故事讲清楚、明白就可以;中篇更多着重人物的塑造;长篇需要有一个足够支撑起这样篇幅的主题,要有足够宏大的核心,把内容撑起来。

更多讲师与作者的对话内容,查看>>“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上海训练营(第二场)对话精华

Image title刘夙老师在带着学员们认识植物

在北国风光,千里冰霜,万里雪飘的时候,地处南方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中还有那一棵又一片的植物们整顶着北风风傲着低温,顽强的吐露着绿色。9号上午,青年训练营的学员们在行程的第二天前往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参观考察。学员们分组完成小组任务,并在辰山植物园内在辰山植物园及馆内科普基地参观考察、交流和留影合念。

Image title

下午,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刘夙老师在《我的科普创作经验》并和学员互动交流小组任务,结业式。各组代表交流此次培训体会以及作品完成情况;江世亮代表上海市科普作协做此次培训小结;江世亮和此次培训活动的承办方之一的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雷永青代表培训主办方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宣布上海培训活动结束,学员留影并建群。
Image title

评委团队
作者专访
科幻应包含了现代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期待
参与社团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
协办单位

中国科普研究所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

钟晓工作室

联系方式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薛小燕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谢丹杨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