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9月27日 青蜜编辑部


9月23日上午,40多位科普科幻创作者来到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参加在这里举行的2017年度“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北京训练营,了解最新的天文、航天科技进展,分享和交流创作经验。 

Image title

  • 40多位科普科幻创作者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公共天文台合影,摄影/余荣培

搜寻科普科幻题材的太空内核

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光学观测基地,是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线,与本次训练营“太空内核与科幻脑洞大碰撞”的主题非常贴合。主办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如此用心,就是希望让学员们感受到科研一线的工作环境,接触到最真实而平凡的天文工作者,激发他们科普科幻创作的灵感和热情。

Image title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口径达4米,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观测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摄影/雷永青

本次训练营首先邀请了国家天文台的张君波博士以《光学波段光谱观测》为题为学员们介绍了LAMOST的观测原理和当前天文学光谱观测的前沿报告。在分享与互动中,美女博士张君波无意中吐露的天文人平时的工作内容和黑白颠倒的状态,让在场的学员们颇感意外,原以为仰望星空、研究星座的天文学,其实枯燥而漫长,光有好奇心是不够的,一份坚持和能耐必不可少!

Image title

张君波博士为学员们讲解光谱分析工作, 她说熬了一宿,午后讲座还是有些sleeping。摄影/雷永青

Image title

晨曦打在宿舍楼的东墙,而宿舍楼北边却只留了特别小的洞口,这样的设计就是减少灯光外泄影响天文观测。摄影/雷永青

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孙玉光,是观测站的年轻人,除本职工作之外,负责为来参观的人员讲解带队。在这座远离城市喧嚣的科研高地,小孙老师的孤独感在带队中稍做缓释。夜晚来临,整个园区凡是用光的地方都必须遮挡地严严实实,黑暗是这里最大的福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当得知庞之浩和凌晨老师此次将带来主题讲座,小孙老师也一边静静地旁听。当轮换到他为主讲时,不管是展馆里的天文装备,还是星空软件里的星座影像,用“天花乱坠”来形容天文科普人的讲解可以当做完全的褒义词。

Image title

孙玉光老师带学员参观展馆。摄影/余荣培

Image title

展厅内部。摄影/余荣培

下午培训的重头戏是参观2.16米光学望远镜。在小孙老师带领下,学员们进入2.16米光学望远镜内部,孙老师向学员名讲解2.16米望远镜的内部结构及建成过程,2.16米光学望远镜于1989年建成,被誉为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并且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发的光学望远镜,所以非常值得我们骄傲。

Image title

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下方,看2.16米望远镜的外部圆顶。摄影/余荣培

Image title

  1. 2.16米望远镜的内景。摄影/余荣培

Image title

在一座红外望远镜,为学员们演示了旋转开窗的过程。摄影/雷永青

特邀讲师干货分享内容满满

Image title

庞之浩老师为学员们介绍当前国内外太空探索领域最新技术

本次训练营,特别邀请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主编庞之浩开设主题报告,分别为创作者介绍当前国内外太空探索领域最新技术,进展,未来发展的方向,为科普科幻创作者推荐太空探索领域的热门选题。庞老师是国际太空领域的著名科普专家,他说科普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平时对相关知识的积累,而兴趣非常重要,这样才会有动力。只有不断的积累知识,才能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除了通过专家介绍当前天文、航天领域的最前沿科技进展帮助学员启发创作灵感,训练营也邀请到科幻作家凌晨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分享经验。

Image title

科幻作家凌晨创作了多部太空题材的科幻小说,如《月球背面》、《燃烧的群星》、《水星的黎明》 等。摄影/余荣培

凌晨老师《离开地球的N种方式》为题做了分享,讲述了她如何创作太空题材的科幻小说。主要抓住“三个领域、一个中心”,三个领域即太空旅行题材、异星球题材和星际文明交流题材,一个中心就是创作小说必须围绕“人”,“人”是所有小说创作最根本的核心。凌晨老师还指出:“科幻创作中技术细节要符合技术工作的逻辑性和具体要求。生活细节要设计到位。所有的细节,都要贴合在人物身上,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渗透在语言里。是作者还原人物的经历,而不是在编造一个人物。”

参加此次训练营的学员中,大多数是“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的投稿作者,大家对科幻小说的创作充满兴趣,在凌晨老师的分享过程中频频互动,提出问题。除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学员们也提出科普创作的疑问。

交流是快速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24日的培训中,一场科普科幻创作沙龙掀起了本次训练营的高潮,学员们围绕着诸如以下话题展开讨论,如“科普与科幻能不能融合创作?”、“文科生和理科生在科普科幻创作上是差距还是差异?”“自身学科优势需要坚持,跨界学科组合是否可以借力?”等等。

Image title

“太空内核与科幻脑洞大碰撞”主题沙龙

凌晨老师谈到如何在创作中将科普科幻结合的更好,她认为科普要讲究严谨,特别的严谨,而科幻更讲究幻想脑洞。有很多作家既写科普又写科幻,比如阿西莫夫。科普和科幻两者结合起来没有冲突。

学员修新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当90后成长起来变成科研岗位的重要人才,如果把大家平时喜欢发微博发朋友圈的表达欲望转化成科普的动力,相信科普会出现一片繁荣景象。

学员张晶谈到自己的学科,她说自己作为医学生,在学校里经常做一些科普工作,同时又对写科幻小说有着浓厚兴趣。于是在她的科幻小说中,她往往有着非常明显的学科特点,她也会从医学热点中获得创作灵感,在她身上,科普和科幻可以很好的结合。她的发言得到庞之浩老师的赞同,并建议学科的交叉往往是一个更好的选题方向,比如航天医学。

Image title

沙龙中学员们积极交流自己的观点,提出创作中的疑惑,时间有限,学员们意犹未尽。作为训练营的策划组织方和沙龙主持人,青蜜科技创始人雷永青在沙龙结束后总结说,科普科幻的创作者们太需要走出去看一看了,走到科研基地,走近科研人员,倾听他们的故事,体察他们的生活。科幻不是无中生有,科普更不能无米之炊。对于年轻一代的科普科幻后备人才来说,他们不仅需要以研学体验之旅的方式去学习积累素材,同时年轻的创作者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鼓励,这份关怀和鼓励既来自于专家前辈的指点,也来自于同代人的互相交流。这次训练营上,年轻人抓住难得的机会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同时毫不避讳地提出了自己的创作难处,希望得到帮助。此次训练营,不少学员是专程从哈尔滨,青岛,南京等地赶来北京,倍感珍惜这样的机会和平台 。

培训结束,听听学员说了啥

Image title

张旭(“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社团评委)

之所以要从青岛跑来参加,是因为之前和青蜜有过多次合作和接触,还有就是我作为这次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的社团评委,也希望能在培训中和作者们、评委们做一些交流。以前没有来过天文台,也非常想参观学习。经过这两天的交流还是很有收获的,比如说和我住在一间房里的两位学员交流,他们一个是物理专业的,一个是航天专业的,他们在创作中就经常会从自己的专业出发,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往往带有明显的学科特点。

Image title

王笑寒(“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社团评委)

从下了大巴到现在,我们听了张博士的讲座、参观了展厅以及各种望远镜,晚上模拟星空讲座,今年上午庞老师的航天知识讲座还有刚刚结束的沙龙,这些活动好多都是我之前没有参与过的。张博士的讲座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因为这些和我专业相关,课余我也对天文观测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能有共鸣。

Image title

马行空(“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投稿作者)

这次培训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天文人的科研工作和生活,与我原来从外界了解的有很大的差异。这让我在以后的创作中,对于人物角色的刻画和塑造会更加用心,每一个角色都应该有他们的真实世界。

Image title

修新羽(“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投稿作者)

第一天培训时,张君波博士的讲座中介绍说从地面看星空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在白天呢?因为白天会有太阳,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科研的盲点就是在有太阳的时候,有一半的宇宙对我们来说是空白的,是未知的,这一个小点子就给我以后的科幻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我觉得科幻创作就是在一些很小的细节上给我自己带来触动,在培训中和同学老师的交流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Image title

鲁超(“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投稿作者)

我是从南京专程赶过来参加这次培训活动的,我以前也从事过科普工作,我也想走出来看看。来到兴隆观测站让我感受非常深,在这里碰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交流中获得了很多新的思路,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创作会有更好的帮助。

训练营还将在多地举行九场

Image title

本次在兴隆举行的训练营,是2017年度“科普中国—青年科普科幻文创”活动暨“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Young Science Writers Hunting Project)的第一场。今年10月至12月期间,类似的训练营还将在上海、广州、成都、长春等地陆续举办9场。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主办方希望为为广大科普科幻创作者介绍国际上科普科幻创作的发展趋势,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建立起与科学家沟通的有效途径,助力提升科普科幻创作水平。

目前,“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已经全面展开。这项青年科普科幻文创活动,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科学松鼠会、科普中国网承办,旨在繁荣科普科幻原创,培养科普创作人才,遴选具有潜力的青年写作者进行科普科幻创作,并提供专业指导和经费资助。

截止9月24日,“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已收到稿件154篇,其中科普作品24篇,科幻作品130篇,投稿将持续到10月30日。如果您也希望施展自己的科普科幻创作才华,并得到专业得指点,可以访问:http://sci.kpcswa.org.cn

(撰稿/青蜜编辑部)

评委团队
作者专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参与社团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
协办单位

中国科普研究所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

钟晓工作室

联系方式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薛小燕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谢丹杨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