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薛小燕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谢丹杨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著名科幻作家凌晨,出生在宇航世家,宇航题材经常现其科幻小说中,作品磅薄大气,刚柔相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科幻小说作家和编剧,多年来笔耕不辍,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月球背面》、《猫的故事》、《天隼》、《燃烧的群星》、《水星的黎明》 等。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科幻评委。摄影/余荣培
太空题材是科幻小说中的一大门类,有太多太多优秀的科幻小说,我很早就开始读这样的科幻小说,也有非常多优秀的太空科幻小说影响了我,像阿瑟·克拉克《与拉玛相会》、海茵莱茵《星船战队》、阿西莫夫《空中石子》、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阿·卡赞采夫《太空神曲》、伊·安·叶弗列莫夫《仙女座星云》等等。
《太空神曲》和《仙女座星云》这两篇是苏联人写的两部小说,我读到的时候是90年代初,当时苏联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两部小说还在歌颂社会主义制度,故事讲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银河深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两本小说的政治意味太浓了,会显得非常生硬古板,但作为小说,这两本小说非常好看。我当时在大学读完,却没有收藏,后来我又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找了很久,把这两本旧书买回家。我现在再看这两本小说,也会觉得作者笔触生硬,但是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乐观、对科技的崇拜,是现在很多作品没有的。
这些年我们本土科幻作家也有很多优秀的太空科幻小说,《逃出母宇宙》、《天年》、《银河之心》都是不错的太空科幻小说,还有郑文光老师的《飞向人马座》等等。太空科幻小说怎么写更好?要想体会和阅读这种文学,应该从哪着手?我归纳出三个领域、一个中心点。
第一个领域是“太空旅行”。太空科幻小说无论怎么写,太空旅行是一个很重大的主题,讨论的是我们怎么离开地球,这是第一步;离开地球后怎样离开太阳系,这是第二步;从地球到太阳系边缘,距离那么遥远,就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小行星、比如离开太阳越远,就会越冷……这些问题也许都能克服,但有两样东西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漫长的距离和人类有限的时间。所以很多太空科幻小说会从这一点出发,想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距离遥远的问题,就设想出虫洞;人类想要克服有限的时间,于是便设想冷冻的方法,冷冻还不行的话,还可以意识上传,或者把人变成机器,人机合一等等。但不管有多少想法,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解决太空旅行的问题。
第二个领域就是“异星球”。我说的异星球也包括外星人的问题。异星球上可能存在什么东西?有没有文明存在的迹象?这些文明和人类文明之间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故事?这些外星球是否适合人类居住,是否需要移民、拓荒?这些是这个领域讨论的问题,这也比第一个领域更关心人类的命运。我们解决了太空旅行的问题后,紧接着就要解决异星球有什么的问题,在早年的时候,如果一个美国作家来写这个故事,可能会出现人类找到一个外星球,把外星人杀光,然后占领外星球的情节,就跟当年西方人到美洲干的事一样。但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可能会写一个中国式的故事,比如我们到了外星球帮助外星人摆脱贫困这样的故事。
第三个领域就是“星际文明交流”。我说的星际文明不是和外星人交流,而是我们人类在解决了刚刚说的两个领域的问题之后——能够太空旅行,能够到异星球上安营寨扎站住脚跟了,我们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人类的文明在各个地区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也一定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发展出适合当地的文明,那在此时,每个星球之间的文明是否能够通畅,这时就有可能发生类似电影《星球大战》里的情况。
所有的太空题材我归纳成以上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人”。这也是所有小说最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什么题材的小说,最根本的一点必须是围绕“人”。有人会说:“那我写机器人,就跟人无关了呀?”但是如果小说里的机器人也有人的情感,人的逻辑思维,人的欲求在其中,那归根结底还是写的“人”。如果你写的机器人完全是机器的思维,完全没有人的情感,那你写的小说给谁看呢?给机器人看的吗?不可能。只要你的小说是写给人看的,不管你用什么样的东西来做主角,你最后的核心还是要落在人的身上,你所反映的还是人的诉求,人的欲望,人对未来的惊讶、恐怖、害怕或者是憧憬,所以我说小说创作最根本的还是围绕着“人”。
上述的三大领域其实所反映的是人的三种心态。“太空旅行”反映的是人能不能克服恐惧,实现行为自由,彻底的行为自由?“异星球”反映的是人能不能遇到可以交流的外星智慧?这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渴望,当我们知道自己是地球上存在的一种文明以后,我们就渴望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外星文明存在,这些外星生物能否和我们进行智慧和文明的对话。还有“星际文明交流”反映的是人类能不能解决终极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要到哪儿去?”投射到整个宇宙问题上去,就成了“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宇宙最后会怎么样?”这些是我们太空幻想题材所关注的终极问题,大家如果要选择这个题材来写,就会从这是三个领域找到小说的驱动力。
如何评价一部太空题材的科幻小说?在我看来,科幻小说其实是人对将来和过去的一种反思,对于小说来说,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创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小说不是哲学报告,不是技术报告,它是要给大家呈现一个活生生的场面。我们有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家韩松,他说过:“科幻小说的最高境界就是写的和新闻报道一样真实,使读者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科幻小说为什么要有现场感,因为科幻小说本身讲的就是虚渺的事情,讲的就是子虚乌有、不曾发生的事情。这对读者来说本身就会有一种疏离感,读者想象不出来如何与十万光年之外的人产生共鸣感,想象不出来十万光年以外的人如何生活,所以对科幻小说作者来说,创造让读者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是第一要素。
第二要素才是小说里的科幻创意。前几年我做评委的时候,十篇科幻小说中有八篇都是讨论宇宙是怎么坍缩的、宇宙是怎么创生的。当时大家喜欢用一个梗,就是程序员创造了这个宇宙,大家很喜欢玩儿这个梗,但是这个仅仅是太空科幻中一个很小小的部分,而且宇宙的终极真相这么容易就发现了,那还写什么小说呢?终极真相这个问题太大了,一般小说根本讨论不了。写小说应该是讨论在发现宇宙终极真相过程中发生的这种问题,从细微处着手。
将遥远的时空拉到面前,塑造幻想小说的真实感。科幻内核来自于人的需求,只有从人产生的需求,才能提供情节的驱动力,发展过程、高潮都要跟人的需要有关系,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不管什么时空,人的基本需求是不会变的,当你去构思一篇科幻小说的时候,人的需求要成为你故事发展的推动力。这样才能让你的小说落到实处。
细节越多,人物越真实。技术细节要符合技术工作的逻辑性和具体要求。生活细节要设计到位。所有的细节,都要贴合在人物身上,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渗透在语言里。是作者还原人物的经历,而不是在编造一个人物。
在科幻小说中,描述过成千上万的宇宙,也许没有一个会成为现实。但它启发了我们对星空的激情,警醒,以及畏惧。它让我们看到通往宇宙,通往我们认知自我的无数可能,然后,去创造这些可能。
万千银河,一切过去未来,如同目睹。这,就是科幻小说的力量。
(口述/凌晨 整理/青蜜编辑部)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薛小燕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谢丹杨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