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11月12日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韩建满

一盏油灯亮在陋室里,像一小朵月光投在广阔无垠的黑暗里;一个砚台横在桌子上,像一道道足迹走在浩瀚无边的数学迷宫里。这是一段历程,是华罗庚的岁月,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他转动了梦想的车轮,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人生会有一帆风顺,就会有曲折坎坷,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坚持梦想,坚持自我,坚持走下去,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Image title

珍惜时间,勤奋刻苦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县,家里很穷。1925年,华罗庚毕业于金坛县立中学,毕业后就读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途因拿不出学费而被迫退学,回家帮父母打理杂货铺去了。回家后的华罗庚可没闲着,他用5年的时间自学学完了高中及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无论是在小杂货铺里,还是在家中,他都在努力的学习着。为了学习,还不影响自家的小店,华罗庚常常比磨豆腐的邻居起的还早;夏夜里,人们都去树下乘凉了,他却在蚊子嗡嗡的小店里点着油灯学习;严冬时,他把砚台放在炉子上,一边磨墨一边做习题。在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还要努力生活照顾家庭的情况下,华罗庚用他坚强的意志诠释着自己的梦想。

意志坚定,天赋过人

1929年的冬天,华罗庚不幸染上伤寒,左腿落下终身残疾。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了数学界。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了华罗庚的情况后,他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这么一个初中毕业生到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华罗庚用他的努力与才华证明了自己,并在四年间,一路被破格提拔为清华大学讲师。1935年至1950年,15年里,华罗庚先后求学英国、担任清华大学正教授、完成《堆垒素数论》、担任美国伊利诺依大学正教授,此时的华罗庚可谓是“闻名世界”。一个没有意志的人,注定留不下精彩的故事。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华罗庚出国没有考取文凭,也没有单学一门课程,他是学了七八门课程,写了20多篇论文,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文凭不是衡量一个人才华的标准,他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初中毕业生到清华大学教授的奇迹。

培养人才,严谨治学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到中国,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那一年,毛主席宴请回国的留学生,他对华罗庚说:“听说你是金坛人,数学搞得很好,听说你是穷苦出身的人,希望你能为我们培养出一些好学生来。”华罗庚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嘱托,在他的带领和引导下,陈景润、钟家庆、孙继广、潘承洞、那吉生、冯克勤、陆洪文、陆启铿、徐伟宣等一大批数学家脱颖而出,为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陈景润和陆启铿,可谓是华罗庚“慧眼识英雄”,他包容了陈景润的独特性格,也没有嫌弃陆启铿的残疾,而是更加精心培养,最终他们二人都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没有一门学问是不严谨的,尤其是数学,华罗庚治学是出了名的严谨。一个深夜里,华罗庚敲开了陆启铿的房门,走进来指着陆启铿的文章和他说:“我看了一下,这里面有些错误,我明天早上要外出,所以现在来找你,你这样改一下......”看到华罗庚教授如此细心和严谨,陆启铿深受感染,在后来的研究中也保持了严谨细致的态度。

爱国如家,成就非凡

1937年和1950年,华罗庚先是放弃了在英国留学走向数学巅峰的大好机遇,随后又放弃了美国大学给予的优越的生活条件,他前后两次放弃机会而毅然选择回国,他不为什么,只因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了回来能共赴国难,为了祖国能繁荣昌盛,他选择了感恩和爱国。他不仅自己爱国,还给中国的留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投身建设祖国。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时,心脏病突然发作,倒在了讲台上。回首华罗庚的一生,他是在用生命诠释着数学。华罗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部部经典。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如此辉煌的成就,难怪被人们誉为“中国数学之神”!

光阴似水,刻苦求真,成功自古勤奋。

逆境笑把命运问,意志坚,天定胜人?

科研育人,严谨一生,大爱实为感恩。

人生处处不留恨,只道句,爱在国门。

谁都没有生活在天空上,所以,谁都不能对自己的人生之路视而不见。若真有梦想,就别再虚度年华;若真有梦想,就争做那冲破苍穹的雄鹰!华罗庚从一个初中毕业生到闻名世界的数学家,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所有追梦人的信念。只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梦想总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关注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
评委团队
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协常务副秘书长
科幻翻译者,科学文学评论家
组织机构
支持单位

中国科普研究所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

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

钟晓工作室

中国科普作协科技记者与编辑专委会

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

中国科普作协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

媒体支持

《科普创作》

《科学故事会》

《民主与科学》

《科学大众》

《科幻世界》

《科幻立方》

《科学画报》

《十万个为什么》

《科普时报》

联系方式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钟欣

电 话:010-62195493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平台技术客服

联系:18610064015 同微信号:(科幻岛)

电话:010-84897800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