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何以认知星辰大海》
谁将望远镜对准了天空?
李淑浩    来源社团:浙江理工大学科普协会...
得票 117 阅读 4715 评论 1
先看评语
· 在科学研究时,实验的设计多半既要涉及定性也要涉及定量。 本文就不免落入了通篇定性的窠臼。通篇百科式的语言虽有时间性的逻辑,但并没有完成系统性的科学知识科普,着实令人扼腕。希望作者能有进一步详细的细节性展开。 但仍要认同,作者选取“星辰大海”的情怀类选题,无疑是非常有传播效果,非常抓人眼球的,文章贯穿全文的情感类表达也一步步地强化了这一点。但仍需认识到,情怀的表达是十分依赖文字功底的,远非华丽的词句就能让人产生共鸣,情感是需要铺垫作为基础的。那么希望作者更加关注如何让读者生发出对于星辰大海的向往,这类感染也是科普文章的根本目的之一。 · 文章结构清晰,科普内容基本准确。 在文中也看得出来作者希望将科技和人文结合在一起,但整体来看,语言不够生动,一些地方缺乏细节,感慨多于科普。 · 首先,没有故事,只有资料的堆砌。连科学知识都不算,只是资料。作者没有从资料中抽取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次,大量使用修饰性的语言,华丽但是空洞。没有细节,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处能展开细节。 ·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过程,将人类到目前为止探索宇宙的过程分为了古代人类奋进探索、哈勃望远镜升空再到载人航天,中国空间站终将建成这几个部分。按照时间的顺序来介绍,显得条理,清晰,以航天史上几个大事件作为时间节点来回顾过去,并在最后将读者视线引向宇宙,文章文笔朴实。 ·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基本到位。文章具备较强的科学性,文学性亦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收尾较为仓促,建议作者将结尾进一步完善。

近代以来,人类告别了肉眼观天的时代,进入天文望远镜时代,人类从此拥有了洞察宇宙深处的“千里眼”,天文学的发展从此步入新的台阶。从这时起,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空间望远镜等依次进入人类视野,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接踵而至,刷新着人们的视野。

恒星的使者——伽利略

1609年,荷兰眼镜商汉斯·利佩希发明了望远镜,用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可以“拉近”远处的物体。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动手制作自己的望远镜。伽利略借助习得的光学知识,使望远镜可以放大30倍,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异于常人的是,他将望远镜对准了天空,他开创了人类利用望远镜观测星空的先河。

伽利略一生最主要的天文观测当属三个: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发现金星像月亮一样存在相位变化、观察到太阳黑子。前两个观测直接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体系。所谓日心说,是指太阳是宇宙中心,水、金、地球、火、木和土星依次围绕太阳公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尽管这一学说在现代看来仍是错误的,但在那个年代不可不谓之先进了)。现在木星的四个卫星被叫做伽利略卫星,它们的发现让我们认识到如同月球绕地球旋转一样,宇宙中存在着多个绕转中心,只是没有唯一性罢了;而金星相位的变化也正是证明了金星在绕太阳转动,从而使当时盛行数百年的地心说体系土崩瓦解。而关于太阳黑子,当时一些人认为它漂浮在太阳上空;但通过伽利略的观察,正确的结论是太阳黑子附着在太阳表面。值得注意的是伽利略并不是发现了太阳黑子的第一人,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公元前28年我国汉朝人通过肉眼观测的,看来我国古人的观测水平真的是叫人惊叹不已。

如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至此,望远镜成为了人类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就像我们的眼睛连空气中一粒细小的尘埃都不放过一样,它不断找寻着茫茫黑暗中那颗最明亮的孤星。

一代天骄——哈勃空间望远镜

1900年4月24日,随着“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升天,一架口径2.4米的望远镜被送入太空近地轨道,这就是哈勃空间望远镜。27年来,哈勃望远镜拖着它那日渐衰老的身躯、用它锐利的眼睛为我们揭示了一幅幅拍案叫绝的宇宙奇景,让我们看到了宇宙深处的天体细节,提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哈勃空间望远镜

自空间时代到来后,天文学家就梦想着把望远镜搬到太空去观察宇宙。为什么?浓密的大气层始终限制了天文学家观测的视野,大气阻挡了某些波段的电磁辐射,使观测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大大降低。而在太空中就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哈勃望远镜可以观测到134亿光年以外的星光,这已经很接近目前137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范围了;同时它还能够观测到最暗的29等星,相当于太阳亮度的一百万亿亿分之一,是地球上最先进光学望远镜的100倍。

我们知道,来自太阳系外的星光到达地球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少则数年,多则百亿年。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过去的某个历史情景,恒星的诞生及演化亦是如此。巨蛇座鹰状星云M16——创世之柱,距离地球7000光年,这张照片显示的是就是它的柱状分子氢气和灰尘结构,整个支柱长达数光年,支柱内部包裹着年轻的、炽热的恒星团。遗憾的是,如同鸡蛋中的蛋白包裹蛋黄一样,当新的恒星诞生时,整个星云会面临坍缩,最终不复存在。也许万年后我们失去了一幅扣人心弦的图景,但随之而来的会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颗耀眼的新星。 

巨蛇座鹰状星云M16——创世之柱

时代的召唤——FAST计划

2017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整整一周年。“天眼”是什么?中国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未来可预见的二十年内,它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要比德国玻恩100米口径可跟踪抛物面射电望远镜和美国阿雷西博350米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提高约10倍。FAST系统通过1万多根钢索组成的复杂的索网结构,灵活地控制着由4450块独立反射板所组成的反射面,再由六根钢索拖动重达30吨的馈源舱抵达焦点位置,对准天体目标,开机便可追踪百亿年前的宇宙深空信号。 

观天巨眼——FAST

遗憾的是,就在这样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伟大工程即将一周年庆时,他的设计者——“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为中国、为世界打开了一座天眼,却永远闭上了自己的双眼。有些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却足以大到直抵苍穹。南老就是这样的人,22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为FAST而生,我们还了他的愿望,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更令人痛心的是,有多少人知道FAST?又有多少人知道南老?这些天,网上铺天盖地的竟是娱乐圈的家长里短、爆料互撕,而对南老的逝世却几乎无人问津,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么? 

“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他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他无垠的广袤。”宇宙到底有多大?我想我们未必会知晓答案,但我们会在找寻答案的征途中砥砺前行。

-完-
科普作品
人类何以认知星辰大海
| 目录  (共5章)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在科学研究时,实验的设计多半既要涉及定性也要涉及定量。 本文就不免落入了通篇定性的窠臼。通篇百科式的语言虽有时间性的逻辑,但并没有完成系统性的科学知识科普,着实令人扼腕。希望作者能有进一步详细的细节性展开。 但仍要认同,作者选取“星辰大海”的情怀类选题,无疑是非常有传播效果,非常抓人眼球的,文章贯穿全文的情感类表达也一步步地强化了这一点。但仍需认识到,情怀的表达是十分依赖文字功底的,远非华丽的词句就能让人产生共鸣,情感是需要铺垫作为基础的。那么希望作者更加关注如何让读者生发出对于星辰大海的向往,这类感染也是科普文章的根本目的之一。

2017-11-08 17:42 石冀青 ——

文章结构清晰,科普内容基本准确。 在文中也看得出来作者希望将科技和人文结合在一起,但整体来看,语言不够生动,一些地方缺乏细节,感慨多于科普。

2017-11-07 21:15 匿名 ——

首先,没有故事,只有资料的堆砌。连科学知识都不算,只是资料。作者没有从资料中抽取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次,大量使用修饰性的语言,华丽但是空洞。没有细节,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处能展开细节。

2017-11-06 15:20 匿名 ——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过程,将人类到目前为止探索宇宙的过程分为了古代人类奋进探索、哈勃望远镜升空再到载人航天,中国空间站终将建成这几个部分。按照时间的顺序来介绍,显得条理,清晰,以航天史上几个大事件作为时间节点来回顾过去,并在最后将读者视线引向宇宙,文章文笔朴实。

2017-11-03 14:30 匿名 ——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基本到位。文章具备较强的科学性,文学性亦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收尾较为仓促,建议作者将结尾进一步完善。

2017-10-27 08:57 吴一波 ——

一楼的评论很犀利啊,但或许是我们观念的不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本身就是激动人心的口号,而并非“貌似”,此文作者的文风虽不精干,但他所表达的情感我认为是真挚的。像“考研政治”一样“冗长无意义”、“空洞”,这些词本身就是带有偏见的。没有亲眼见过银河的人确实无法体会和为星辰大海,此文确实偏向于口语化,科普文学的科学严谨精干的表述是作者欠缺的,但那份热情至少能让感同身受的读者产生一些共鸣。

2017-10-23 21:57 匿名 ——

作者用了前后两章来喊出那句貌似激动人心的口号”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在我看来,是比”早在原始人第一次长时间仰望头顶的星空,现代的人类文明就已经播下了种子。”的滥调还要让人尴尬。希望作者能控制一下过多而且反复地讲些空洞的,类似“星辰大海多么伟大,我们要怎样怎样”的感叹,更多地切合“何以认知”的题旨,讲些天文发现和发明背后的原理和故事。而且我由此感觉作者或许正在复习考研政治,请注意不要让政治教材里的套话模式和冗长且无意义的辩证影响到你的正常表达。

2017-10-16 23:08 高雪雨 ——

题目直接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既富有文采又激发读者的想象。开头连用三个问句,富有气势又引人思考。在此基础上作者将文章层层展开,沿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条理清晰。写作方面,作者引用了历史人物的著作来印证自己的说法,说服力强。此外,作者的文章还十分富有文采,并不枯燥,是一篇科普佳作。

2017-10-12 21:10 匿名 ——

从第一章能看出来,作者的文字功底很不错,读起来很顺畅而且不枯燥。 整篇文章条理很清晰,根据时间线也能将人类关于宇宙的探索讲得比较清楚。缺点在于,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篇幅的限制,作品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简单,显得有些仓促,虽然大体的内容已经说完了,但是读起来总感觉不够丰富,希望后来可以将内容再丰富一些。

2017-10-10 12:42 匿名 ——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赞拉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登录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