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何以认知星辰大海》
谁开启了载人航天新时代?
李淑浩    来源社团:浙江理工大学科普协会...
得票 117 阅读 4715 评论 1
先看评语
· 在科学研究时,实验的设计多半既要涉及定性也要涉及定量。 本文就不免落入了通篇定性的窠臼。通篇百科式的语言虽有时间性的逻辑,但并没有完成系统性的科学知识科普,着实令人扼腕。希望作者能有进一步详细的细节性展开。 但仍要认同,作者选取“星辰大海”的情怀类选题,无疑是非常有传播效果,非常抓人眼球的,文章贯穿全文的情感类表达也一步步地强化了这一点。但仍需认识到,情怀的表达是十分依赖文字功底的,远非华丽的词句就能让人产生共鸣,情感是需要铺垫作为基础的。那么希望作者更加关注如何让读者生发出对于星辰大海的向往,这类感染也是科普文章的根本目的之一。 · 文章结构清晰,科普内容基本准确。 在文中也看得出来作者希望将科技和人文结合在一起,但整体来看,语言不够生动,一些地方缺乏细节,感慨多于科普。 · 首先,没有故事,只有资料的堆砌。连科学知识都不算,只是资料。作者没有从资料中抽取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次,大量使用修饰性的语言,华丽但是空洞。没有细节,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处能展开细节。 ·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过程,将人类到目前为止探索宇宙的过程分为了古代人类奋进探索、哈勃望远镜升空再到载人航天,中国空间站终将建成这几个部分。按照时间的顺序来介绍,显得条理,清晰,以航天史上几个大事件作为时间节点来回顾过去,并在最后将读者视线引向宇宙,文章文笔朴实。 ·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基本到位。文章具备较强的科学性,文学性亦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收尾较为仓促,建议作者将结尾进一步完善。

现代以来,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革命性创新无不推动着天文学的发展,人类不再局限于在地球上探索星空,而把脚步直接延伸到太空。冲破云霄,我们真正见证了神秘广袤的地外世界,我们看到的宇宙,无疑比任何先辈都要清晰,令人感到震撼。

美苏两国间的较量

了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在军事、航天、经济等各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双方均不甘示弱。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一号”送上太空。四年后,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环地球轨道飞行了100分钟,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计划”,这个以古希腊神话中光明之神命名的工程自一出生便预示着它不寻常的历程。

与其说阿波罗计划是两国竞争的产物,倒不如说它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DNA双螺旋结构,导致了三大工程技术——曼哈顿工程、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出现。阿波罗计划得以实施恰恰是因为相对论在航天领域中的关键作用。1969年,人类第一次踏上我们的近邻——月球,阿姆斯特朗代表全人类在月球表面印下了象征人类探索太空永不停息的脚印,实现了数千年来人类迈出地球、走向太空的伟大奇迹。当我们打开微信界面时,想象一下,我们就是站在月球上的那个人,看到对面那颗蔚蓝色星球,我们不再孤独,我们值得庆幸。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奋进

“我们曾错过海洋,但不能错过宇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毛万标如是说。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于27日与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并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这次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已圆满完成,中国即将步入“空间站时代”。 

中国空间站设想图

从千年前嫦娥奔月神话到2013年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的成功软着陆,从明朝的万户飞天到2003年“神舟5号”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完成,从1960年我国第一颗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的升空到现今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俗称“胖五”)的首飞,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到现今空间实验室的建成,跨越千年,中国在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中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

地外文明的探索

我相信在远古时期人们仰望星空时,就曾想过: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么?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德雷克提出著名的“德雷克方程”,用以推测银河系内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星球数量。结果表明,仅银河系内的地外文明保守估计就有10万颗。但现实是,看似热闹非凡的宇宙文明却是死一样的沉寂。虽然UFO目击事件漫天飞舞,但人类至今没有一项证据直接有力的证明我们与外星文明有过近距离的接触。

1977年8月、9月间,美国先后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旨在飞出太阳系进行地外文明探索,并对沿途太阳系内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做近距离的观测。两艘探测器均搭载55种语言、115张图片、27首世界名曲以及一块高纯度的铀238,探测器捕获者可根据铀元素衰变推算出探测器发射日期。2012年,旅行者1号率先进入星际空间,至今仍未有任何外星生命信号传回地球。 

旅行者1号

也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我们何必执着于一定要找到外星伙伴,难道就是为了证明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独么?或许,寻找地外文明,也只是我们更好的认知宇宙的手段之一,最后都会归根于发展自己。

-完-
科普作品
人类何以认知星辰大海
| 目录  (共5章)
评委点评 评语汇总

在科学研究时,实验的设计多半既要涉及定性也要涉及定量。 本文就不免落入了通篇定性的窠臼。通篇百科式的语言虽有时间性的逻辑,但并没有完成系统性的科学知识科普,着实令人扼腕。希望作者能有进一步详细的细节性展开。 但仍要认同,作者选取“星辰大海”的情怀类选题,无疑是非常有传播效果,非常抓人眼球的,文章贯穿全文的情感类表达也一步步地强化了这一点。但仍需认识到,情怀的表达是十分依赖文字功底的,远非华丽的词句就能让人产生共鸣,情感是需要铺垫作为基础的。那么希望作者更加关注如何让读者生发出对于星辰大海的向往,这类感染也是科普文章的根本目的之一。

2017-11-08 17:42 石冀青 ——

文章结构清晰,科普内容基本准确。 在文中也看得出来作者希望将科技和人文结合在一起,但整体来看,语言不够生动,一些地方缺乏细节,感慨多于科普。

2017-11-07 21:15 匿名 ——

首先,没有故事,只有资料的堆砌。连科学知识都不算,只是资料。作者没有从资料中抽取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其次,大量使用修饰性的语言,华丽但是空洞。没有细节,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处能展开细节。

2017-11-06 15:20 匿名 ——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过程,将人类到目前为止探索宇宙的过程分为了古代人类奋进探索、哈勃望远镜升空再到载人航天,中国空间站终将建成这几个部分。按照时间的顺序来介绍,显得条理,清晰,以航天史上几个大事件作为时间节点来回顾过去,并在最后将读者视线引向宇宙,文章文笔朴实。

2017-11-03 14:30 匿名 ——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基本到位。文章具备较强的科学性,文学性亦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收尾较为仓促,建议作者将结尾进一步完善。

2017-10-27 08:57 吴一波 ——

一楼的评论很犀利啊,但或许是我们观念的不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本身就是激动人心的口号,而并非“貌似”,此文作者的文风虽不精干,但他所表达的情感我认为是真挚的。像“考研政治”一样“冗长无意义”、“空洞”,这些词本身就是带有偏见的。没有亲眼见过银河的人确实无法体会和为星辰大海,此文确实偏向于口语化,科普文学的科学严谨精干的表述是作者欠缺的,但那份热情至少能让感同身受的读者产生一些共鸣。

2017-10-23 21:57 匿名 ——

作者用了前后两章来喊出那句貌似激动人心的口号”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在我看来,是比”早在原始人第一次长时间仰望头顶的星空,现代的人类文明就已经播下了种子。”的滥调还要让人尴尬。希望作者能控制一下过多而且反复地讲些空洞的,类似“星辰大海多么伟大,我们要怎样怎样”的感叹,更多地切合“何以认知”的题旨,讲些天文发现和发明背后的原理和故事。而且我由此感觉作者或许正在复习考研政治,请注意不要让政治教材里的套话模式和冗长且无意义的辩证影响到你的正常表达。

2017-10-16 23:08 高雪雨 ——

题目直接点明文章的写作内容,既富有文采又激发读者的想象。开头连用三个问句,富有气势又引人思考。在此基础上作者将文章层层展开,沿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条理清晰。写作方面,作者引用了历史人物的著作来印证自己的说法,说服力强。此外,作者的文章还十分富有文采,并不枯燥,是一篇科普佳作。

2017-10-12 21:10 匿名 ——

从第一章能看出来,作者的文字功底很不错,读起来很顺畅而且不枯燥。 整篇文章条理很清晰,根据时间线也能将人类关于宇宙的探索讲得比较清楚。缺点在于,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篇幅的限制,作品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简单,显得有些仓促,虽然大体的内容已经说完了,但是读起来总感觉不够丰富,希望后来可以将内容再丰富一些。

2017-10-10 12:42 匿名 ——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点赞拉票需在微信中进行!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登录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