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黄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馆员,进化与比较生物实验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兽类系统分类与进化。主要以头骨等骨骼、毛皮标本为基础,运用生物数学和CT扫描等各种可视化技术,研究兽类分类、兽类形态与食性、行为、环境之间的互动进化机制。擅长研究食肉目兽类,发表豹属(虎、狮、豹)地理变异与亚种分类、虎的进化等SCI研究论文数十篇、参与著书《中国麝科动物》。
学生记者: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科普相关内容创作?与最初接触科普相比,现在您对科普创作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黄骥:我大概是2003年开始涉及科普。我觉得第一个是大环境、大背景,就是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科技爆发的时代,在很多领域,我们国家都已经进步了,已经在世界某些领域领先了。所以说最初我们搞科普,其实还是参考很多国外的东西。现在是时候来突出我们国家的某些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如果说认知变化,以前是学习,现在是以“我”为主,把我们国家的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大众化的语言。
学生记者:除参加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外,您有参与过哪些与科普科幻相关的活动?其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黄骥:我参加的科普活动主要是我们单位组织的,上海自然博物馆经常筹办策展,我主要就是策划临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今年我们跟故宫合作的一个清宫兽谱的展览,我们把标本跟古代的艺术化动物结合在一起来解读,从生物学角度来解读一些乾隆时期的清宫兽谱。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实现科学和文化的跨界融合。我们传统的想法中,做标本就是只讲标本,说文物的只去讲文物,两者是没有什么共通的。这是首次,我们从生物学背景来解读清宫兽谱中的动物画,尤其是关于走兽的动物画。主要从两条线,一条是生物学知识,另外一条线是解读画家当时画动物是怎么画的,怎么创作的,以及他是从什么角度来画的。
学生记者:您的科普文章《两会上的“网红荒漠猫”到底是什么猫?》内容详实、专业知识丰富,在创作中,您遇到过哪些问题,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黄骥:我们搞这个一线的标本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标本的来源和数量,标本比较少。荒漠猫是小型猫科动物,一方面它跟家猫杂交比较厉害,另一方面是荒漠猫本身分类也很混乱,导致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全国各大科研院所查看标本。因为很多标本是没有鉴定的,一边查看标本,一边还要鉴定。根据文献和他人的描述,一个个鉴定出来,包括鉴定毛皮、头骨,还要测量很多指标,这些花了很多精力。
学生记者:您觉得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对您的写作有何影响?
黄骥:我觉得绘画对我的写作影响还是很大的,因为我们搞生物研究,本身就要绘制生物图。有些动物学的解剖结构,需要用绘画来表现。我们中国传统的白描,一些工笔画,能很好表现出动物的毛皮特征、颜色及骨骼结构。用很多语言讲解一个科学道理,可能没法讲得很直白,而通过一幅画,就可能呈现得很清楚。绘画可以把一些科学道理可视化,所以作用非常大。
学生记者:您之前有科普创作经历吗?今后是否有继续创作的计划?
黄骥:我的科普创作经历比较少,以后如果有机会还会创作一些,比如今年是虎年,我们可以从老虎的文化、艺术、科学等各个角度来讲解老虎。把老虎放在一个更宏观、更多面的多元的一个视角,不仅仅是科学上的老虎,也包括文化、文学作品上的老虎等。
学生记者:创作的兴趣往往是来自于阅读的兴致。许多科普创作者走上这条路,都是因为曾经对一些经典作品的欣赏。就您来说,有没有哪部科普作品对您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原因是什么?
黄骥: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科普作品,比如我的导师以前写过《动物世界》,写的很好。他写科普作品会把他自己的科研经历,融入到科普创作中。我的很多科研工作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他的一些理念影响了我的科普和科研工作。我在写荒漠猫的时候,也把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文章创作结合在一起。我觉得一个好的科普作品一定是科学家本人去写,而不是光看一些东西,摘抄一些笔记,作者一定要把自己的研究本身,用大众语言表述出来,把道理讲透,让大家能理解,同时,又能列出很多数据,说出很多观点,有很多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记者:您对于现阶段自己的创作状态有何评价,您认为您最好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
黄骥:我觉得自己永远不满足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至于创作灵感,我觉得还是要还要多看一些文献,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
学生记者:对于想要或刚刚开始进行科幻/科普创作的新人,您有什么经验或建议可以分享?
黄骥:刚刚进行科幻科普创作的新人,我觉得先不能着急,不要急于去动笔写文章。
第一点,先要确立自己适合干什么事情,比如说你的教育文化背景是什么,是学理科的还是文科的。第二点,自己有没有生物学、物理、化学、军事科学、地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第三点,在你确定自己的方向之后,那么你尽可能地要找在该领域领先的科学家,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他们、多参与他们的科研工作,看看科学家是怎么工作的。在跟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领悟他们研究方法是怎样的,科学家是到底怎么搞研究的。在这个基础上,你就有自己的材料。第四点,就是要查看大量的文献。中外文献、相关的文献都要阅读,一定的阅读量是你知识储备的一个基础。创作需要时间沉淀的,不能着急,一着急就是东抄一点,西抄一点,那成不了好的科普作家。
学生记者:当下的科普创作生产和传播机制是否为您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与足够多的途径?您的作品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发表?
黄骥:我觉得当下的传播机制已经很好了,空间很大。现在发表东西,除了我们以前的纸质媒体之外,网上微信平台、公众号平台等媒体已经够多了,我这些作品主要是在我们单位的公众号上发表。
学生记者:最后还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
黄骥:我们国家科学实力在增强,对世界的影响力在提高。所以我希望更多的青年朋友要向科学家学习。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多把国家的各个前瞻性的科学成果,用自己的工作反映出来,真正为国家的科学创造、科普创作作贡献。
(学生记者:易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