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上次在长江河口科技馆上培训课期间,丁子承老师的课没有全文整理给大家看,感觉很可惜,这次不再错过机会。
内容较多,废话不说,直切正题。
丁子承导师:笔名丁丁虫,科幻作家、日文翻译。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上海高校科幻协会联盟“科幻苹果核”创始人之一。
小说《死亡考试》获第九届倪匡奖首奖。译著有《穿越时空的少女》《美丽之星》《来自新世界》等。
先谈科普创作
划重点
科普创作需要避免2个极端、5个陷阱,若干误区。
科普创作要掌握正确的材料查找、引用方法与途径。
科普与科幻作品需要分开。
怎样训练创作思维。
科普创作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环节,即选题、对象、资料、动笔、修改。
PART 1 选题
一、科普作品的选题,首先要避免两个极端:
01
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
科普创作和做科学研究不一样,它要求把拟议的主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透。这不见得要有非常高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这些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也可以写。
以我自己为例,我最初的专业是运动生理学,如果只写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面容易窄;讲得深了,读者不容易看明白。所以需要用比较浅显的方式展现出来。另一些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学科,如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尝试着去写。
02
避免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拿起笔就写
如果写自己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学科领域,在查学术资料时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也就很难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如果只是拿别人写的二手文章来总结一番,就很可能出现在专业人士看来非常奇怪的错误。
”可以写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的科普作品“,其真正的含义在于:通过查学术资料、论文和其它一些权威文章,让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后,才动笔创作。对于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在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之前,不要轻易去碰。
二、要考虑对选题是否感兴趣?
科普写作不见得非要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现在有很多学习途径,如可以通过自学、进修,去掌握了解各种知识。
但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感兴趣,有动力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在选题的时候问一下自己:对即将要写作的内容是不是感兴趣?比如,这次学员提交的文章,有围绕生态、水危机和细胞等,选择大家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题材也是不错的主意。
三、选题的内容是否已经广为人知?
如果是,则难以写出新意。当然也可以从新的角度去写,或把其他人没有写透的内容写清楚。
比如,我看到很多微信公众号、期刊都写过冻干技术类的文章,但总觉得有些角度没有讲透,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把存在疑问的地方梳理清楚。
知名科普作者卢昌海看到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黎曼猜想的文章,但也觉得没有人把这个问题讲明白,就想:“不如我自己来写吧”,并且付诸行动,写出了《黎曼猜想漫谈》。
还有很多与基因编辑技术相关的文章,大多只是单纯地介绍现在有某种基因编辑工具,可以把这些基因剪辑下来,用另一部分替代。
王立铭老师的《上帝的手术刀》则对很多基因编辑技术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每一种基因编辑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家是怎么思考的;不同技术的特点、优势、缺陷是什么;什么地方有待完善等相关细节讲述得非常清楚明了。
在选题时,能避开公众熟悉的话题固然很好,但旧的话题如果能写出新意、新的内容也是可以的。
四、是否收集到了足够,特别是一手的资料?
如果要写一些大众化的题材,就要看能不能掌握到足够新的资料、素材。就像做历史研究,要有新的发现、掌握一些前人没有掌握的资料,或者从新发现的途径中挖掘出了新的信息。
像上述王立铭老师的《上帝的手术刀》,我认为科普作品做到这样,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了。他出身于生命科学,在日常研究、工作、生活中,应该也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宝贵的一手素材。
如何查找一手资料?
一手资料包括学术论文、一线研究者的专著等。可以查看目标领域的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再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去查看原始文献。
研究者已经取得但没有发表的数据是否可以用?
没有经过同行评审,其权威性存在疑问。一定要用,需标注清楚。
希望培训班的同学不要为了追逐流量而去引用一些不够权威的数据。
现在,很多人会把还处于研究阶段、学术界存在争议的内容当作非常确定的结果写出来,比如胆固醇与胆结石的关系、木糖醇取代糖的作用、反式脂肪酸的副作用等。
如果要针对类似议题进行科普创作,希望大家尽可能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视角。
对于反式脂肪酸、咖啡致癌这类学术界存在争议的话题,优秀的科普作品应该能把这些观点都展现出来,并且分析背后各个支持或反对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各自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差异?
科普文章的核心或最高层次,并不是传递一个知识点,而是传播科学精神。如果只是单纯地拿一些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科普作品还不足够好。
以前太阳系有9大行星,但现在冥王星已经被剔除出去,如果科普文章只是传递知识,它的意义会在学界知识更新的时候消失。
五、时刻铭记自己所写的文章不能起到误导作用
要告诉读者判断的标准、依据是什么,而不是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你不要去想了,我就告诉你这东西是好的”、“我就告诉你柿子和牛奶是不能一起喝的”。这样的文章甚至不能算是科普作品。
六、选题的意义是否重大?
科普作品如果有重要的科学或者社会意义,写出来的价值会更大,但不见得每一篇科普作品都会如此。只要觉得读者会关心、自己也感兴趣的话题就可以写。
很多时候,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小的点,都是很值得写的。
PART 2 写作对象我
科普文章要根据受众的特点来写,要照顾到不同读者群的不同特点。
一、要照顾读者的知识背景与理解能力
对于读者群的划分,我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思维更贴近幼儿园的小朋友;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和初中生归在一起;高中生和成人归在一起。
小学高年级之后,孩子们的阅读口味和低年级完全不一样,老年人的兴趣点与年轻人又不一样,所以创作的时候,大家要有意识地将读者放在心里。
举例:以下两篇文章,目标对象都是小学生到初中这个阶段,但示例1专业术语太多、句子太长,不符合孩子阅读习惯。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看到氨基酸可能跟看到阿拉伯语是一样的感受。示例2的文章则采用了拟人化的方式,这就让预期的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孩子可能不明白什么是糖族,但知道朋友是什么。
示例1:
馆长说:“蚕宝宝成熟以后会吐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自我解毒。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桑叶本身含有各种氨基酸。体内的氨基酸过多,会让蚕中毒。”
另一个是避免来自外部的毒害。蚕作为一个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关键阶段非常脆弱。这个时候,蚕通过吐丝结茧的行为,将自身包围在致密的茧壳当中,既可以躲避天敌保护自己,又可以放心地在蚕茧里变成蚕蛹,并让蚕蛹体内的器官转变成蚕蛾的形态,最终羽化成蚕蛾。”
示例2:
这是一个巨大的加工厂。他们看到陆陆续续的营养素进入,又有人离开。还来不及搞清楚情况的他们被拽了进去。
“朋友,这是哪里?你这是去干吗?”亚油酸抓过身边的一个糖族朋友打听情况。
“你还不知道吧,人体脂肪不够,拉我们过来做壮丁了,要去合成脂肪。”糖族苦恼地边说边配合着安检人员的检查。
“啊?如果不想干怎么办?亚麻酸一脸萌地问。
”不想干,那就等着被当成废物赶出人体吧!”
二、要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
示例1中的大段描述,即便是家长给孩子讲,也不容易讲清楚。示例2的内容比较碎片化、口语化,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比较容易讲述。
从语言的应用来看,口语化更方便阅读。现在很多读者喜欢轻阅读,长句、长篇大论很难看下去。也有很多人喜欢在上下班的路上花点时间,通过音频听一部书的重点。虽然这不是很好的趋势,但想要有效传播科普作品,读者的阅读习惯也必须考虑在内。
三、要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
除了照顾读者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外,还要照顾读者的心理需求。
读者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可能跟其自身关切的问题相关。比如读者想知道怎么治疗腿疼、腰疼,或者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又纤细又苗条,或者就想放松一下。这个时候读者更多想要的是看故事,而不单纯是知识。
为什么智人能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后胜出?《人类简史》的作者认为是因为智人会讲故事:故事让智人这个物种的每一个个体都产生共同的想象,进而把大家团结起来,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
这个观点有点牵强,但至少可以看出,讲故事确实是人的一个心理需求。
以“反渗透”的知识点讲解为例:
毫无疑问,右边的故事更吸引人,大众也容易接受。这就是为什么要尽量用讲故事的方式,把知识点讲清楚。而且,左边这篇文章,可能要半小时才能讲明白,右边的文章只需要看一眼。
照顾读者对象,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要在写作的过程中时刻意识到你的读者能不能理解你的作品。一定要清楚读者的年龄层、知识背景、在平时生活中大概会接触什么东西。
四、要将细节与读者的生活背景相联系
讲故事的时候也会涉及细节。这种细节要跟读者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不管是反渗透,还是氨基酸,即便把这些技术细节讲得再细,如果读者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还是难以理解。
以关公辞别曹操为例,京剧《华容道》中的唱词:在曹营我待你恩高意好,上马金下马银美女红袍。保荐你寿亭侯爵禄不小,难道说你忘却了旧日故交!
西皮快板的唱词:在曹营我待你哪样不好?顿顿饭四个碟两个火烧。绿豆面拌疙瘩你嫌不好,厨房里忙坏了你曹大嫂!
以前的农民,对于“上马金,下马银”可能没有概念,但如果说:“我媳妇都亲自给你下厨房去烧饭,给你吃面条了,你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就很容易理解。
这个例子,虽然跟科普没有关系,但很好地体现了细节要契合读者背景的说法。
为什么现在有些公众号会吸引大量读者,因为它的话题确实贴合着读者的关切。
希望大家在写科普作品时,给自己定下目标:不光把知识传达出去,还要能够打动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PART 3 资料收集
我的经验是:决定写作主题后,先从文献综述开始,去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的进展,然后,按图索骥,查找原始文献,看看里面有哪些值得写的内容,把有用的数据、素材摘录下来,应用到自己的文章里面。
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一、添加有趣细节
除了原始文献外,如果有新闻报道,可以把其中提到的研究中的小故事、小细节等信息找出来,应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就像“反渗透膜”一文,如果能够把发现契机这样的故事写进自己文章中,就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二、避免引用二手文章
文章几经引用后,会出现内容不够准确的问题,但很难看出哪些在引用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另外,用二手文章,写作角度和模式容易被别人带走,很难跳出现有的写作框架。
以我曾经写过的冻干技术为例,它里面涉及到共晶点和共熔点。市面上有很多相关主题的文章,每一篇文章好像都煞有介事地解释“为什么叫共晶点,为什么叫共熔点”,但始终觉得没有解释清楚,后来去查了一手资料,才弄清楚这两个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不去看相关书籍和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缺少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如果没有新的视角,这样的写作也没有太大意义。
PART 4 动笔
一、起标题
现在的信息量铺天盖地,作为科普创作者,除了写好文章本身外,会起标题,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让文章脱颖而出,促进科学传播的作用。
常见起标题方式有以下几种:
01 颠覆认知,引发好奇
如“为什么品客薯片不容易碎,但乐事薯片容易碎”?这种问题,把它单独拎出来,读者会想:“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接着就会往下想:“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就有点开文章的动力。
02 追热点,蹭流量
一席上的“为什么外星人还没有攻打我们?”这篇文章,顺着三体热,以及霍金的“不要暴露地球的位置”这个话题而展开,自然很吸引眼球。
现在,蹭热点也是一种方式,大家写文章,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这种比较快速阅读的文章,可以适当用一下这种技巧。但热点蹭得太多,容易低俗化,要把握好度。
03 强行背书
“冻干技术”跟普通读者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要强行关联,可以说:“你家猫主子吃的,用了这个技术”。因为猫吃的肉会用冻干技术,现在有些蔬菜水果干也采用冻干技术。对于有孩子的读者,也可以用“你家娃吃的蔬菜干,就是用了这个技术”。
04 分析文章思路
比较有意义的起标题的一种方式,是分析文章的思路,再把它真正反应在标题中,让它与每个读者建立起某种联系,或者把与读者最贴近的点抽出来作为标题。
读者对单纯的技术文章不感兴趣,如果把它和读者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就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如,“嘴巴张不开,可能是你姿势有问题”、“站对了,你就是个小仙女”、“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两室一厅”,这些标题让人一看就有读下去的愿望。
二、开头
科普文章的开头比较难写。读者被标题吸引进来后,如何让他们继续有兴趣往下读,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开头。一则研究小故事、一段实验进程、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有趣的引文、名言都是好的开头。
如果文章上来就列出具体的概念, 90%以上的读者可能会转头就走。
示例1:以“午夜刚过的时候,整个美国的无线电都沉默了”开头,看到这第一句话,就非常有读下去的愿望,想知道为什么整个无线电都沉默了。
示例2:十七世纪,英国探险家约翰·史密斯登上波瓦坦印第安人的底盘,参与建立了北美第一个英国殖民地——詹姆斯镇(位于今美国佛吉尼亚地区)。在探索的过程中,史密斯和作家威廉·斯特雷奇描述了一种奇特的当地物种:“头像猪,尾巴像老鼠,体型和猫差不多”……
这样的开头,很容易将读者带入场景。
科普写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的几个陷阱
1)预设读者和自己的知识背景一样。明明是写给小学生看的,但却以为小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自己类似,或认为他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自己类似。
2)预设读者与自己有同样的价值取向。自己以为有价值的,读者也一定会认为有价值。
3)偏重于知识的介绍。至于这一知识对读者是否有意义、有帮助,则在文章中没有体现。
4)偏向于自己学习时的顺序。犹如教科书一样循序渐进,导致前提过多、过长,迟迟不能进入对读者而言最有价值的内容,让人看不下去。正确的方法是,让读者首先看到“这个东西对我有什么价值”。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他才可能有兴趣继续。
5)科学文献的引用。在调查或写作科普文章时,如果只关注科学文献,没有故事性或调节读者阅读兴趣的内容,也会影响读者继续、读。
PART 5 修改
尽可能留出一点时间修改,不要拖到最后一刻才赶稿。以下为一些心得:
1,写完之后放一段时间再看。这样比较容易看到自己在写作时没有发现的一些缺陷或错漏。
2,找专业人士看看,自己写的文章是否存在专业性、知识性的问题或错漏。
3,找非专业人士,特别是自己预期的读者去看。比如拿去给孩子看,至少看看他能不能看得下去;或者给亲戚朋友看。他们的意见不见得专业,但能告诉你哪个地方他看不明白,或者这个文章写得好不好看、是否写得比较枯燥。
科幻创作简单介绍
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一个标杆,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不需要讨论。但是科幻作品不一样,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即使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是错误的、完全凭空想象的,这样的科幻作品本身还是有它的价值。所以科普与科幻作品需要分开来看。
科普作品主要是通过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而科幻作品主要是讲故事。科幻作品是不是一定要有科学性,对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每个科幻小说创作者可以自己评判。
科幻创作的核心是创意。现在新鲜的想法很少,几乎都被写光了。真正新鲜的是表达的方式。
以“电车悖论”为例,它的创作是基于“轧死一个人还是轧死五个人”这样一个创意。而“冷酷的平衡”描写的是一艘宇宙飞船载着非常重要的救人物资,上面来了一位偷渡的少女。她偷乘飞船是为了去看她亲爱的哥哥。由于飞船上的燃料是根据飞船的自重和货重精确配给的,多了一名乘客,飞船的燃料就不够了。飞船到底是继续前行,还是处置这位少女,或者带乘客返航?就陷入了选择困境。
这个创意本身很古老,但拿出来就可以写成非常好的科幻小说。
再比如《黑客帝国》推出已经有20年,它提出“我们身处的世界并非真实存在,而是被精心设计的虚拟现实”。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法国人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所提出的“存在即是被感知”。
再如年前上映空前大热的《流浪地球》,实际上它也不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日本早先也有过《地球移动》。
1,创意本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它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出来。
2, 科幻本身不是科学,不应该用科学的标准来作要求。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3,写科幻小说,归根结底是要写故事。在科普作品里,故事是辅助手段,而科幻小说本身是故事。
4,写科幻小说要塑造人物,赋予人物动机。
我看了同学们的几篇科幻小说,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人物动机。很多时候,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作者强行安排的。
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写一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写一个关于小偷的故事,试着让人物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为什么要偷这个东西?
要有一个对所塑造的人物来说合理的动机,而不是因为情节发展需要这样一个人物设定。创作科幻小说时,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思维训练。
移情是指将自己代入到别人的想法当中去,思考别人怎样想问题、看问题。比如要描写回家和妻子吵架,可以思考一下:吵架的时候自己是怎么想的?站在妻子的立场,她是怎么想的?她经历了什么?吵架之前她想的是什么,吵架之后想的又是什么?
如果经常做这样的思维训练,假以时日,会有收获的。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高校科协联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科普创作》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