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10月18日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文/岳熹

钱学森,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知道他是“两弹一星”元勋,知道他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父”,我们还知道他为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是我们却很少走进过他的世界,去了解他的成长之路。而《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小故事》这套丛书,便犹如指引者一般,引导我们走进了钱学森璀璨斑斓的一生,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伟大科学家一生的波澜壮阔。

Image title

整套图书以一个一个的小故事把钱学森的一生在我们面前悉数展开,在阅读的同时,我们也好似故事的参与者,一路跟随大科学家钱学森,陪伴着他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直至生命终结。而《大科学钱学森的小故事》丛书的三本书,并不仅仅只是对钱学森一生的记录和描写,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以钱学森的人生为主线,描绘了中国近百年来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还对一些难懂的航天高科技知识进行了普及。书中除了文字的描述,还穿插了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大多是一手的历史资料,这使得这一个个故事变得鲜活丰满,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

一、知识寓于故事中

作为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图书,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阅读上的享受,还为科普图书的创作指引了一条好路。

科普读物,特别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内容的真实严谨固然重要,但文字的简练易懂以及知识普及的接纳度高低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急于把有用的知识普及给青少年或是想要让青少年燃起对科学世界的好奇,一股脑儿的把科学知识传授给他们,通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那如果我们以讲故事的方式,把一些基础但是重要的知识融入故事中,或将那些不能巧妙融入故事中的生僻、专业的词汇以一种注解的形式单拎出来,放在页面的合适的位置,是不是更容易被青少年读者所接受?这套书就是这么做的。

《折纸飞机的小男孩》中有一篇故事叫做《严师出高徒》,这篇故事主要讲述钱学森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学生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一次期末考试中,钱学森的一位学生把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写成了7.9米/秒,受到了他的严厉批评,故事中引用了钱学森的原话:“第一宇宙速度差了1000倍,你设计的火箭速度比自行车还慢,你要不要做这个工作了?……”类似于这样的情景再现的生动描写,比起直接说出正确的知识内容,更容易让这个知识点扎根在青少年的脑海中。

《大科学钱学森的小故事》中不仅仅向我们介绍了航天高科技知识,同时对艺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知识都有所介绍。比如,在讲到钱学森拜师冯·卡门时,在当页就一个小方框对冯·卡门进行介绍:“冯·卡门,美国工程力学大师、航天技术理论的开拓者。……”又比如,在说到钱学森幼时父亲并没有送他去私塾而是让他去了“当时北京最现代化的小学校”,就在当页对私塾进行了解释。单独介绍这些知识点,没有干扰故事的连续性,使读者依然保持阅读的积极性,读者可以自己选择是否阅读这些小知识,也能时常翻阅复习巩固。

如果这套丛书能为这些补充的知识点再做一个目录,使书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这套书的“利用率”。比如在《穿便衣的将领中》,有一篇题为《千里寻名师》的故事,故事主要讲的是钱学森拜师著名的冯·卡门教授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两个科学知识:“飞机为什么能飞”“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作者同样没有把它们放在文章中,而是单拎出来。但是如果能在故事的目录后,在为这些知识点做一个目录,便能方便读者找寻知识点,而不至于在想找这个知识点时,出现不容易找到的情况,如:

“知识框”目录:

……

飞机为什么能飞/ 5

空气动力学的作用/ 6

……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故事,当然不是只讲述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读者能得到比故事内容更多的东西。《大科学钱学森的小故事》中除了大量知识的普及,还在其中蕴藏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书中展现了学习方法、教育方法、为人处世之道……,还把家国情怀融入一个个故事之中。可是书中却少有直接的说教,而是通过钱学森的人生经历从侧面给予读者教育。

书中有一篇题为《不用死背书,不求得满分》的故事,就讲述了钱学森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那时,他所在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就有“学生临考试时不做什么准备……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死背”的风气,还有老师为了鼓励创新,设定了“5道题,学生都答对,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四道题,但解法有创新,就给100分,还要另外奖励”的评分规则。这恰恰与我们现在社会追求的“应试”“高分”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无疑给了青少年开启新的学习思路一把钥匙,但要使这把钥匙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是需要父母、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融入的爱国主义教育让人印象尤为深刻。故事在讲述钱学森在美国受辱,寻求新中国帮助,并最终踏上故国土地的曲折经历时,很容易让读者置入其中,切身体会到祖国带给我们的安心。在讲到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及领导人,为了让中国不被别人欺负,在国防建设上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时,没有人不为之感动。相信青少年在阅读时,也能够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力量,也能激发出他们内心潜藏的爱国主义情怀,终有一日也想要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套书的作者们,正如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在序中写的那样,“他们都是父亲麾下的‘老战士’”,这些“老战士”经过四年多努力收集了大量关于钱学森生活、工作的真实材料,又历时两年多为青少年编写了这套以百余个小故事组成的丛书。他们呕心沥血编写这套丛书,不仅仅是想要纪念这个伟大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想要让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优秀品质能够在我们这个时代得以延续,让新一代的青少年们能够手握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日后成为国之栋梁。

书中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如同涓涓细流,我们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一股清凉流入心间、渗入血液。真心希望青少年们能够翻开这套书,不为获得什么,不是要达到什么目的,而是让书中的故事带领着他们去寻求未知,寻求更加丰富的世界!



关注科普中国官方微信
评委团队
组织机构
协办单位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高校科协联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媒体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科普创作》

联系方式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扫一扫看手机版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