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
这是个创作的夏天,阳光和风雨伴随着这两个月的培训班一路前行,终于迎来燃得耀眼的彩虹。
2019年8月18日,2019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项目高级培训(上海站)毕业仪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如期举行。距离6月16日开班,已经悄然过去两个多月,学员们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纷纷完成自己的科普和科幻作品,准备开始期末答辩。
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江世亮代表活动主办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及承办方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对学员们的表现予以肯定,并鼓励即将进行答辩的学员们,强调主办方、承办方将为优质作品提供更多发表渠道。
创作期末答辩: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中,每位创作导师选出各自组里的部分学员作为代表,参与创作期末答辩。卢宝荣导师小组的陈凡、高亚敏、李雪梅,卢昱导师小组的黄标通、覃静宇、郑思旷,孙正凡导师小组的章平、何心,薄禄龙导师小组的黄标通、徐沈逸,许琦敏导师小组的程着、陆夏莺,刘夙导师小组的薛纯,丁子承导师小组的苏晨曦、杨伟靖、何心,依次发表了答辩报告。其中,不少学员已经完成多篇优质作品,进行了两次报告。
答辩报告中,学员们具体讲述已完成作品的创作和修改过程,总结了培训期间的心路历程、收获和反思。学员们的作品大多已经修改了第四稿到第六稿,个别作品字数甚至有从3千字改到近5千字又精简到3千字的“过山车”经历,还有学员在中期答辩后重写了作品。
陈凡同学是卢宝荣老师组的学员,她的《梦醒时分是否清醒》历经四次修改,从最初的生涩到如今的完整成熟,文章越来越有可读性。她在文中抛出的“清醒梦:是阿拉丁的神灯,or潘多拉的魔盒?”让大家都不禁为之思考。
另一位卢昱导师的覃静宇学员提交的作品是《碳纳米管——海水淡化技术中的新材料》。覃静宇是物理学博士,拥有把前沿科学技术介绍给大家的天然优势。但是她的问题也是科研工作者在科普时会普遍遇到的问题——如何把前沿科学知识让普通人无障碍吸收?经过与导师反复探讨,小覃尝试将文章里的术语化繁为简,配上图片,努力写出一篇合格的科普作品。
李雪梅学员的作品《节水抗旱稻》也同样经历了数稿的变迁。
苏晨曦学员采用了科普童话的体裁,结合职场面试的形式,用拟人化的稻米油求职简历为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视线。
郑思旷学员的《如何在家让荷兰的一头抹香鲸喷水?——区块链智能合约到底有什么用?》文章,用充满亲情的小故事讲述区块链的知识,配上萌萌哒鲸动图,枯燥的知识瞬间就被记住了。
采用类似绘本形式的还有陆夏莺学员的《匹诺曹和白蚁精灵》、程着学员的《小水滴的环球大冒险》都被画得栩栩如生,绘本式科普打开了科普创作题材的另一扇窗。
(黄标通科普作品《王国的游戏》故事一览)
黄标通学员的《王国的游戏》和《给点阳光就灿烂》两篇医学科普作品洋洋洒洒、幽默风趣,引起在座老师、学员们的浓厚兴趣,薄禄龙老师指出,如能继续创作和扩充,有发展成系列畅销科普书的可能。
(陆夏莺作品《长发公主的蜘蛛保姆》手绘插图一览)
程着和陆夏莺两位学员基于科普文本,提供了或可爱或精致的手绘漫画和插图。
答辩过程中,学员们还对主办方提供此次培训机会表示感谢,对老师们在培训期间的不吝赐教、各自导师恳切的指导表示感恩,对两个月以来的同窗情谊表示珍惜。
导师赠言:坚持把稿子写完写好!好稿子都是改出来的!提高阅读量!
学员们的进步让每一位导师都感到由衷的欣慰。面对精益求精的学员们,培训班导师对所有作品提出进一步修改建议,并鼓励有专业背景和科普创作潜力的学员继续写作,争取发表,将参赛作品发展成更加系统的科普图书。在导师点评寄语环节,与会的导师们为学员们点评了作品,并就如何提升作品发表了看法。
正在西藏参与科技援藏工作的卢宝荣老师从雪域高原发来祝贺视频,遥祝各位学员以今天的毕业典礼为新的起点,继续在科普创作之路上耕耘不止。
卢昱老师建议学员们多借鉴学习英文写作表述的逻辑性,在语句段落的表达上多参照电影台词语言的简约和处理转接的镜头语言。
江波导师认为写作更多的还是出自内心的冲动和想法,否则难以创作出真正好的作品。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阅读量,有些同学虽然在搞创作,但是对经典科幻作品却知之甚少,其实没有高的阅读量是很难产出好作品的。
薄禄龙老师提出两点期望:请大家一定要有行动力,坚持把文章写完写好;第二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他自己的许多稿子也都是好多编辑改出来的。
刘夙老师对此次培训班学员中的好几位采用拟人化写作手法,而且用的很纯熟很赞赏。刘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如工业领域的科普等相对冷门的领域。
孙正凡老师感谢他所指导的学员都能坚持把文章写完、改完。孙老师强调写作要从生活出发,用心感受生活,抱着科学态度去检验以往的知识,帮助人们理解科学的方法。
丁子承老师称这一届学员的平均水准是这三年来最高的。另外很开心的是这两个月的过程中学员的作品从第一稿到最后一稿明显进步。存在的问题是还是有少数学员没有按时完成作品,还有就是讨论的气氛还不够。丁老师希望没有完成作品的学员抓紧完成作品,即使写完的也可以进一步提高。
出版导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匡志强老师看了几乎所有学员们的作品初稿,针对这些学员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足,匡老师从共性和个性上做了梳理点评后从出版角度给大家提了三点建议:首先主题要明确,不论前沿的科普的都要有独特之处,读来畅达;其次是结构和逻辑关系要清晰,上下文要有关联,跳跃度不能太高,转折要自然;再次,有些文章总体不错,但枝节过多,影响了主题主干。
匡志强
毕业仪式:是圆满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继导师们发表感言过后,学员们迎来正式的毕业典礼,在江世亮老师和培训班班长王彬老师的指引下,所有全程参加了此次高级班培训课程及完成培训班布置的任务和作业,完成并上交了作品初稿的学员从导师们手中接过盖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公章的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江世亮
随后,江世亮老师对于本届高级培训进行小结发言,对所有学员的作品及其修改过程、态度予以充分肯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已连续三年承办中国科普作协委托的科普科幻青年之星的培训任务,今年上海的培训班又有一些新的做法突出了练写作和练发表的宗旨,并配备了两位资深科普编辑全程参与,从创作前期起就从出版的要求给予指导。希望这些探索能有助于学员们在科普科幻的创作道路上走的更稳当。
本次2019科普文创项目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上海站)高级班培训在掌声中圆满结束,但大家的科普创作之路远未结束。就像江老师说的,一次科普培训,终生科普情缘。
学员培训感言精选
首先特别感恩能遇到这次培训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我还更深层次认识了什么是科普,科普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但是我肯定会坚持写下去。然后我在本次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各位导师真的很敬业,可以连续3个小时看30篇文章,并给出有益的建议,他们真的是在为中国的科普事业贡献力量。另外,我已经把科普培训活动“”安利”给了我的身边的朋友,大家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渴望也能有机会参加!(高亚敏)
感谢卢昱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修改!感谢各位老师台前幕后的辛苦组织!感谢在培训班的快乐时光!(黄标通)
期待了三年的培训,终于在这个夏天如愿。有种不再是孤军奋战的归属感根植心中。各位导师将自己科普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毫无保留的分享,让我们可以在这条路上避免很多弯路,感恩这次培训。课堂上頻爆佳词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工业蓝海,寻找第一冲动,不要孙引,拟人化运用,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苏晨曦)
这是一个非常有收获的夏天。很开心能遇到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尤其感谢卢宝荣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的作品提了很多次宝贵意见,这个过程中我深受感动。非常感谢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如此用心地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陈凡)
这次很荣幸被我的导师选上去参加毕业答辩,其实老师选我上去的原因也是希望我能够得到其他导师的一些指导。所以,我现在更加清楚我文章的薄弱处在哪了。(徐沈逸)
感谢诸位导师,感谢诸位同学,短短的培训诞生了悠长的情谊,我认识了多位大佬,也交到了数个朋友,交出了自己的作品,也增长了自己的信心,让我们在未来相会吧!(杨伟靖)
非常感谢这一次机会,我相信每一位同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非常有收获和拓展。老师们都是很有热情和动力的人,给我们目标、督促、指导、还有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机遇。就像江老师和很多老师说到的,这次课程并不是结束,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继续相遇在不同的领域,互相督促和激励,享受科普科幻创作的历程。(陆夏莺)
本次培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导们多次提到的一点:先动手写!写出来之后就可以改,写出来之后就可以请人来阅读,写出来之后才知道哪些是你擅长的!(薛纯)
非常荣幸能参加今年的“科普科幻高级写作班”。一路走来,能看出承办方的用心。从老师到课程安排,都超乎想象的好,所有细节都照顾到了。结班后居然还问我们“有什么不满意的吗?”如果非要说不足之处,就是时间太短了。这么优秀的课程多多益善。写作班从导师到同学,都惊艳到我了。这些人身傍无数技能还非常谦和。与他们每一位交流都使我受益匪浅。最后,感谢我的科普指导老师卢昱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我的文章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卢老师的帮助。(覃静宇)
通过这次写作班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大家在这个班级里共同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实在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提升机会。希望以后班里边多出作者,多出好作品!(张正楠)
感谢每一位导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江老师每一次的温柔鼓励,也感谢王彬班长的辛勤付出,她为整个班级鞍前马后的操劳劳苦功高。虽然毕业了,但是万里长征才刚刚开始。因为真的喜欢,所以会不断的尝试努力,唯有试炼才会带来真正的出色。(诸佳)
本以为科普科幻是一个很小众的领域,参加了咱们的科普科幻青年之星高级班,我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专业又充满热情的老师和同学。同学们是如此充满激情,竟然可以用那么多形式把科学表达得如此有趣、充满吸引力。老师的专业水平也令人叹服,对大家真诚细心的指导更让我感动。作为一个科普科幻的新人,一定把自己的作品写好。也希望未来有机会再次和大家一起学习。(周小喆)
文字撰写:郑思旷 诸佳
修改:江世亮
摄影:周昭德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高校科协联盟
上海科普作家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科普创作》
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善霞
电话:010-8489780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联系人:邹贞 李姗姗
电 话:010-62103257
010-62103258(传真)
邮箱:kpcsw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