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思昭: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个人简介:毕思昭及其团队,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对世界上的一切声音感兴趣。获得全国声学大会科普作品创新大赛三等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1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

毕思昭: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学生记者:您是因何选择声学研究?又是因何开始制作视频进行声学科普的呢?您觉得科普的意义是什么?

毕思昭:声音可以在海洋中远距离传播,我们可以借助声音探索认识海洋,我大学就是学习海洋声学的,后来来到中科院声学所,做海洋声学的研究。做这个科普视频是因为当时在疫情期间,大家不方便外出,所以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制作科普视频然后准备投稿。算得上是临时起意,凭着一股劲儿完成的。科普的意义在于建立普通人与科学知识之间的桥梁,让更多的人认识科学,了解科学,让科学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学生记者:在声学研究中您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吗,或者有什么声学有趣小知识分享吗?简单介绍一下?

毕思昭:我现在的研究比较偏向于国防应用,所以不好展开说。声学中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叫做“鸡尾酒会效应”,这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鸡尾酒会上,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与某一个人的谈话中,从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就是说,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人类会调动听觉进行捕捉,投射的注意力高于那些无关信息数倍,这种大脑机制是很神奇的。现在的录音设备,如果也可以设置这样的模式,只跟踪自己关心的声音,那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功能。

学生记者:《动物会讲人话吗?》这一科普视频寻找材料到制作视频,整个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你们是怎样克服的?是怎样协调安排团队合作的?

毕思昭:我们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视频制作技术上的问题。团队中,周益清负责视频剪辑,她也是刚接触pr,最初开始剪辑的时候我们对视频最后要呈现的样子没有概念,所以试了很多版,最后还是回归到现在近似于一个PPT的视频模式。后面的动画制作,是用PPT实现的,也费了不少功夫。因为没有任何建模以及特效制作的基础,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也带不动大型的软件,所以就放弃了,这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我们因为团队人很少,所以分工也比较容易,大家各司其职吧,各负责一部分,因为彼此都很熟悉,对接起来也比较流畅。

学生记者:您喜欢倾听动物的声音吗?除了动物发声,您还研究了哪些生物的声音,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声音?

毕思昭:这方面没有研究,因为我专业不是做这个动物声学的。最感兴趣的声音大概就是喜欢一些轻音乐,这些音乐会让人觉得比较心静。

学生记者:在制作科普视频时会有意地处理讲解人的声音吗?在视频制作的声音处理方面您有什么技巧分享或者建议吗?

毕思昭:我们视频的旁白是用手机在一个安静的小屋子里录的,基本上是原声,我们的配音员很给力。从制作的过程来看,我们是基本上把视频的框架搭建好之后,再去深化修改旁白稿,让旁白跟着视频走,同时把故事讲好。当然,视频画面和旁白也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所以最后定稿的阶段,修改一定不会少。

学生记者:您觉得好的科普视频应该具备什么品质,怎样才能同时做好科普宣传引起观众的兴趣?

毕思昭:好的科普视频应该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让大众既有所收获,又能感到开心。我觉得一个科普宣传能否吸引人,选题是关键。之前记得有人说过:题好一半文。选题的时候,切入点最好选择普通大众了解一些,或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的话,读者相当于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对科普的内容也容易接受。从结果来看,科普后,读者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修正了他原来的观点,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会清楚很多。如果选择一个离普通人认知和生活都很远的话题,他们看过之后可能永远都不会再见到相关的内容了,那么科普的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屠龙之术了。

学生记者:您觉得您和团队制作的科普视频适合哪些年龄段的观众观看?会考虑向低年龄观众发展吗,如果有这个方向的考虑,您觉得从科普内容方面会进行什么改变?如果没有,可以简述一下原因吗?

毕思昭:我们制作的科普视频适合学过高中生物的观众观看,因为内容中还是需要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的。如果做给小朋友看,就得降低信息量,更多地加入趣味性内容。并且选题上也会改变。选题时,要注意选择小朋友喜欢的问题,而不是生硬地去灌输我们觉得重要的知识。对小朋友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喜欢学,而不是说学到了什么。

学生记者:除了科普视频您和团队还有进行过其他类型的科普宣传创作吗?如果没有,能简述一下以视频当时做科普的原因吗?是因为声学方面的科普用视频音频来展现更直观吗?如果有,能简单介绍一下具体的作品吗?

毕思昭:还没有其他作品,因为读研究生太忙了,不像疫情隔离阶段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当时大家都没啥事儿,一拍即合。现在大家各忙各的,都很紧张,所以没办法拿出大把的时间来进行创作。

学生记者:除了科普这个类别,您会考虑在掌握的声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想象,进行科幻方面的创作吗?您觉得科幻和科普的不同之处在哪儿?

毕思昭:对科幻创作目前还没有想法。我觉得,科普是陈述具体科学事实,无论用什么方法陈述,都不能脱离科学本身。科学是本质,讲述是手段。而科幻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再加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最后的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严格遵循科学,因为在科幻中,科学也是为故事服务的,这也是科幻作品传播的根基。当然,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

学生记者: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的吉祥物“白奇“是一只海豚,它的名字和形象设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是否有海豚发声及所发出声音含义的研究?

毕思昭:所里的标志是一只白鳍豚。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在长江流域生活的动物,现在几乎灭绝了。作为一个中国特有的品种,它体态修长,身姿优美,很受人们喜爱。有些科学家在从事海豚发声的研究,不过不好意思,我对这方面不了解。

学生记者:除了声学研究及科普,您和团队会考虑联系其他研究方向的同学联动制作相应作品吗?您觉得在声学的研究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毕思昭:有机会的话愿意尝试。通过研究学习,我认识到声学是我们探索深海大洋的有效工具,还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人类去探索。同时声音也是美的,每个人都会喜欢动听的音乐。所以声学有两面性,一方面既是探索世界、开发世界的工具,另一方面又给人美的享受。这一点,声音是独一无二的。

学生记者:最后,您对团队和自己有什么想说的吗?会一直坚持科普科幻的创作吗?

毕思昭: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的都很棒,期待以后有机会继续合作,做出更棒的作品。有机会一定会坚持科普创作。现在主要是时间太紧张,大家都在忙着科研,因为博士的毕业压力比较大,现在的生活节奏也很快,抽不出大块的时间来做事。

(学生记者:何冬阳)

上一篇:

杜洁: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

下一篇:

苏丹红:尊重科学,热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