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浩:科普工作服务于患者,也利于医者工作

作者简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获骨外科学硕士学位,现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骨科中心创伤骨科主治医师,从事创伤骨科临床、科研、教学、科普工作10余年,主持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

陈友浩:科普工作服务于患者,也利于医者工作

学生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普,您是如何看待科普工作的?

陈友浩:从学医开始,总会有一些亲戚朋友问一些疾病相关的问题,那个时候自己会查阅一些资料,然后用最通俗的方式讲给他们听,我觉得那是最原始的科普吧。工作以后,从事一线临床工作,在和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的过程中,总是会花很多时间去解释“为什么会发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需要做些什么”等类似的问题,还会去纠正很多患者“错误的处理方式”,纠正他们毫无根据的所谓“经验”,断断续续针对同一问题就写了一些科普小文,做成科室小册子或放在科室公众号里面,让患者及老百姓更方便的阅读。重庆市罗阳教授成立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后,作为委员,我开始把科普工作作为临床工作以外的常规工作。

我认为科普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首先,科普可以扫除愚昧,驱除伪善,科普工作可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对我们医学科普而言,最简单的就是可以让老百姓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直接受益。其次,对我们医者而言,传播医学知识,也是我们的使命之一,通过科普工作让医患沟通更容易,患者更配合,治疗效果更好,从某种角度上讲让我们的临床工作更简单,也更有成就感。

学生记者:作为一位医生,临床上会接触到很多的病例,是如何想到科普“踝关节扭伤”的?

陈友浩:踝关节扭伤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常见损伤,几乎每天都有朋友咨询扭伤了要怎么办,也是门诊最常遇见的患者类别,这类损伤如果在早期正确处理,很快就完全康复了,而门诊就诊的患者绝大部分都是按“自己经验”处理难以康复、残留后遗症,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踝关节不稳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所以就写了这样一篇科普文章,旨在让患者受伤后能够“自救”,得到正确处理,也方便医生在指导患者时能更系统、更全面。

学生记者:普通人在生活中和就医时有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您作为医生有一些简单的建议吗?

陈友浩:由于每个人的素质及文化背景不一样,很多人在生活中和就医时有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医生,首先要了解每个患者真实的想法,充分沟通,从科学的角度同时以最通俗的方式去纠正其不正确的认知和行为,关爱患者,让患者受益。

学生记者:您如何看待科普与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陈友浩:首先,科学重研,是经过理论及实践后的认识;科普重普,应立足于科学,科普的内容应是科学的,对象是更广大的,应该以最浅显的,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科学知识,推广科技应用,科普属于社会教育的一种。

学生记者:医学仍有很多不能挽救的生命和遗憾,您是如何看待生命的?

陈友浩:医学的发展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现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仍有很多不能挽救的生命和遗憾。对生命而言,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包括患者自身对生命的尊重及我们医者对患者生命的尊重。生命至上,是一个人的全部,其根本就是每个人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的心理状态,科学的健康管理。生命对医者而言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要尽全力为患者的生命负责。

学生记者:崴伤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崴脚时有什么简易的方法可以判断是否受伤?

陈友浩:每个人至少会发生一次踝部扭伤,只是轻重程度不同。最简单的是只有崴脚的动作不出现疼痛,若出现肿胀及疼痛,就可以说是踝关节扭伤了。

学生记者:您是如何将科普与医学工作结合在一起的?

陈友浩:科普工作也是医学工作的一部分,我自己的科普工作一定是来源于临床,把临床中的误区或经验做总结和整理,面向大众、患者传播科学知识,同时科普内容也反过来为临床工作服务,为我们在患者健康教育及患者依从性上提供更多方便,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学生记者:您认为作为一个科普作者,应该对自己有怎样的要求?

陈友浩:作为一名科普作者,首先要有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用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从实践中总结,同时学习写作技巧,学习新媒体创作,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科普人。

学生记者: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科普的?

陈友浩:我把科普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义务,像热爱自己的工作一样,热爱科普创作。科普工作充实了临床工作,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为临床工作带来方便,当科普系统成型后,回创造一个和谐的医患模式。另外在科普创作的过程中,查阅和学习最新的文献也对个人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学生记者:您对自己的读者有什么想说的话吗,或者您还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陈友浩:这是一个科学的时代、全民学习的时代,希望大家多学习,人人都可以是科学的传播者,让科学真正走进生活,一起为科学中国努力。

(学生记者:姚卓)

上一篇:

丁媛:“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下一篇:

《走近身边的5G红外热成像》团队成员:希望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