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看评语再看文
已有97位评委发表 1891 条点评

小说在人物行为与语言的描写上比较自然和接地气,但对于一些细节和景物的描写还略显稚嫩。剧情上,“全息影像发生器”对剧情缺乏推动作用,贾老汉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真假关系不大,而且这同时也使得最终的反思显得极其生硬。旅行者在故事中缺乏存在感,即使是最后用于揭露真相,表现反思,也显得更像是作...更多>

科幻投稿 · 作者 / 雷虹
2019-06-03 16:35
0
0

尽管很少找到机会亲身经历辩论会的氛围,但此故事自有其它吸引我的地方。 自上世纪中叶“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以来,围绕“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的研究和尝试从未停止过。从最开始的“赋予机器逻辑推理能力”,到当今主流的“知识和推理”思路,作者在故事中提出了另一个实现真正人工智能的观点:“知�...更多>

科幻投稿 · 作者 / 张汝成
2019-06-03 16:32
0
0

虚拟的形象模糊了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肆意揉捏的人设更是拓展了线下人们移情的范围——故事中作者涉猎极广,将未解之谜的“人体自燃”,饱受争议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时下热门的话题“虚拟主播”和杀人于无形的“微波武器”有机联系到一起,布局和想象的功力可见一斑。对捧红虚拟主播制造人设,...更多>

科幻投稿 · 作者 / Aria
2019-06-03 16:01
0
0

技术的负面影响往往要要在极端的情况下才能体现,“阻止别人自杀”这个角度就非常好。关心别人原本是道德义务,但本文中的“数据分析技术”却试图衡量、评估这种道德——以一种扭曲和不完善的方式。而一旦人们接受这种定义方式,道德就会被技术绑架。更多>

科幻投稿 · 作者 / 左洛复
2019-06-01 23:06
0
0

前夜发生的对话故事,《工作细胞》式的描写方式,在这样的风格方式中用通俗易懂的对话来展现各个角色间的关系和作用,让读者了解到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这种医学知识。更多>

科普投稿 · 作者 / 张蕊
2019-06-01 21:09
0
0

本文详细阐述了陕西地坑院的历史、设计智慧和设计美学,论述引经据典,行文流畅,展现出中华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文中重点突出了地坑院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但在结合现代生态环境问题具体方法上的论述较为单薄,若能有具体阐述进行理论支撑将会更佳。总的来说是一篇不错的文章。更多>

科普投稿 · 作者 / 吴吉明
2019-06-01 16:10
0
0

用故事性的描写手法来对专业话题进行生动活泼的叙述,有意思可读性强,是很好的青少儿读物。更多>

科普投稿 · 作者 / 张蕊
2019-06-01 11:13
0
0

文章整体完成度较高,就植物产蜜问题做了较好的阐述,建议作者可以再在故事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此外,关于文中的“却有很多植物被人类挖走而近乎灭绝”一句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关注环保问题。更多>

科普投稿 · 作者 / 苏木云实
2019-06-01 10:57
0
0

行文松散,表达比较乱。更多>

科幻投稿 · 作者 / 雷虹
2019-06-01 09:45
0
0

“花儿产蜜为哪般”一下子便抓住了人的注意力,引人思考。文章开头利用孩子向爸爸妈妈问问题引入文章的主题,亲民且易懂,吊读者胃口。 谈到植物的蜜腺时,作者所用的比喻,“有的是一个小孔,有的是一个小凹坑”形象生动。中间一段对传粉过程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见字如图。 文章结尾总结得当。 整篇文...更多>

科普投稿 · 作者 / 苏木云实
2019-05-31 23:59
0
0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登录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