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幻交流平台

  1. 首页

  2. 最新动态

  3. 科幻新星

  4. 科幻佳作

  5. 往期回顾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6. 地方科普作协

  7. 高校社团

  8. 科幻媒体

  9. 关于项目

新闻资讯

青年科幻交流平台›最新动态›新闻资讯

最新动态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热门通知

  • 关于举办第四届“星火杯

    2022-03-02

  • 李雪梅:科普工作者的写作修炼路径

    个人简介: 李雪梅,复旦大学文学硕士,上海科技馆馆员,就职于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上海科技馆分馆),从事科普讲解、教育活动研发与实施、科学表演等工作。上海市

    周杭2022-01-27

  • 张馨木:科普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个人简介: 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是土壤pH对有机碳周转的影响。博士毕业后选择进入科普行业,目前是中国科

    姚卓2022-01-27

  • 张光宇:快乐行走在文学旅程中

    个人简介: 张光宇,作家。曾4次荣立三等功,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小学生导刊

    姚卓2022-01-27

  • 许多:齐头并进,共同创造一片蔚蓝的未来

    个人简介: 许多,眼科学、视光学双硕士,副主任医师,现任爱尔眼科重庆市南岸区小儿眼科副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委会常任委员。曾获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教学标兵,

    易文婷2022-01-27

  • 梁爽:不仅要做孩子的科普,也要做大人的科普

    个人简介: 梁爽,中职学校教师,大连自然博物馆中生代展厅、巨鲸展厅志愿者讲解员,上海自然博物馆特约科普作者,资深古生物爱好者。大连市“十佳科普达人”,微博认证科学科

    易文婷2022-01-27

  • 黄骥:真正为国家的科学创造、科普创作作贡献

    作者简介: 黄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馆员,进化与比较生物实验室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兽类系统分类与进化。主要以头骨等骨骼、毛皮标本为基础

    易文婷2022-01-27

  • 《为什么没有月环食》团队成员: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团队简介: 赵可昕、曾浩、刘闯、李翊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日常爱好有参与科普活动、科幻作品鉴赏、打羽毛球以及读各种各样的书。团队荣获中国

    易文婷2022-01-27

  • 胡芳晴:保护地球,迈向太空

    团队简介: 胡芳晴-制作担当、王硕-意见担当、侯传名-策划担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级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生。 学生记者:您是如何看待科普工作的困难和现状的? 胡芳晴:

    姚卓2022-01-27

  • 《走近身边的5G红外热成像》团队成员:希望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团队简介: 丁若愚、邵鲁闽、贾萍萍,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团队荣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21年“科普科幻青年之星”称号。 学生记者: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

    易文婷2022-01-27

  • 陈友浩:科普工作服务于患者,也利于医者工作

    作者简介: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获骨外科学硕士学位,现为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骨科中心

    姚卓2022-01-27

  • 共 5 页/47 条记录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媒体支持

  • 新华网
  • 光明网
  • 人民网科普
  • 《科技日报》
  • 《科普时报》
  • 《民主与科学》
  • 《知识就是力量》
  • 北京科技报社
  • 陕西科技报社
  • 腾讯科协
  • 《科学故事会》
  • 《科普创作评论》

© 2017-2024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京ICP备16066679号-5

免责声明|联系我们